硫磺的開發過程

 

 

 

 

據載,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已有漢人抵達此地,以硫磺的採集為
主。明末崇禎年間(1628~1644),佔領北台灣的西班牙人發現了此處的硫
磺池,便與平埔族人進行交易。天啟年間(1621~1628),荷蘭人佔領北台
灣,硫磺的交易更頻繁,年產量以萬斤計,此地亦成為當時淡水港出口
的最大宗貨物。 康熙三十六年(1697),郁永河來台勘察硫磺礦,他由磺
溪經過麻少翁社(今天母一帶),在今天的大磺嘴一帶找到硫磺坑,當時
所採集的硫磺多銷往大陸供製爆竹與火藥。而郁永河撰之「裨海紀
遊」,對於北投荒野、採硫苦況的描述甚為詳盡。清光緒十三年
(1887),台灣建省,清政府於北投設立磺務分局,專司硫磺的出口,進
而促進舊北投地區的發展,硫磺成為早期北投地方發展的重要元素。北
投地區現今尚存有清代時期、日治時期及民國時期所立的各式石碑,其
中「皇太子殿下御渡涉紀念碑」(1923)、「岡本翁頌德碑」(1941)
及「清郁永河採硫處碑」(1985)等,均為當地歷史之見證。


鄭成功趕走荷蘭人後,他和他的後繼者都在台南坐鎮,忙著反攻大陸,
而把遙遠的北都淡水一帶,當作充軍和放逐犯人的地方,到了清朝也是
一樣,根本把淡水認為是化外之地。康熙三十五年〈1696〉冬,福州火
藥庫炸燬,損失了五十斤的火藥,失職的官員就決定派人到台灣的淡水
去採硫磺來煉火藥,這時有一位讀書人叫做郁永河,自告奮勇接下這個
工作,要到當時人人望而生畏的淡水來,為的是可以到台灣旅行。
他在1697年春,由福建抵台南。當時的知府勸他不要去淡
水,因為他的兵士僕役若聽到要被派去淡水,就會嚇得放聲大哭,認為
死定了,何況郁永河是個書生,不過他還是決定要去這個神秘的地方探
險。他由南一路向北走,一路上跋山涉水,險象環生,20天後才走到八
里的渡船頭,一位淡水番社的頭目叫張大來接他,張大也是他要去北投
採硫磺的助手,幾天後他召了台北23個原住民部落的士官來,展開五個
月的採礦工作。在《裨海紀遊》中記錄了當時煉流的方法:槌碎如粉,
日曝極乾,鑊中先入油十餘觔,徐入乾土,以大竹為十字架,兩人各持
一端攪之:土中硫得油自出遊土相融,又頻頻加土加油,至於滿鑊:約
入十土八九百觔,油則視土之優劣為多寡。工人時時以鐵鍬為汁,瀝突
旁察之,過則漆土,不及則增油。油過不及,皆能損硫:土既憂,用油
適當,一鑊可得淨硫四五百觔,否則一二百乃至數十觔。關鍵處雖在
油,而公人士火候,似亦有微權也。
而現代的煉油方法是:
1. 收集硫氣─在噴氣孔上裝上鐵管後,便冷凝成液體,被俘收集起來。
2. 純化硫磺─冷凝後的硫磺液體含雜質多,用密閉鍋再將硫磺蒸發成氣
體也便留下雜質。
3. 冷卻硫磺─密閉鍋接有管道,將純化了的硫磺氣,送入冷卻器中,凝
結成液體。
4. 製出成品─將純化冷卻後的硫磺液體,舀入鋁製方形模子裡,凝固成
一塊塊的方形成品,每塊約重三十公斤。
這次的煉硫過程並不是很順利,他自己後來歸結說:「在在危機、刻刻
死亡」、「久處危亡之地」來形容這裡的生活。剛到的夜晚;夜半發現
枕頭一過被射了三十八箭,後來,隨行人員幾乎全部病死、病倒。又遇
到颱風。屋舍被風吹倒,煉硫爐具也受損壞。替補從役也發生到任即病
倒的現象,直到秋涼天氣,煉硫才比較順利進行。難怪郁永河能平安達
成任務,全身而退,自己身絕僥倖。他真是一個偉大的探險家,也寫了
一本叫《裨海紀遊》〈採硫日記〉的書,生動地紀錄了在台灣的見聞,
其中到那時由南部派來巡防的水兵,都把紅毛城看成鬼屋,都不敢久
留,說「歲久荒蕪,入者輒死,為鬼為毒,無人而知」。


硫磺谷

                       
       用途

 

 

 

 

硫磺除了可以製造成溫泉外,還可以在軍事方面發生作用。早期人類利用硫磺,發明了炸藥(BurstingCharge),是反映速度高達每秒2000至8500公尺的火藥。許多國家有火山地形,便有硫磺,即可對外銷售炸藥等軍事武器,則造成軍事方面的經濟效應。不過,硫磺也給文明的人類帶來了不少負面影響,因為它可用於軍事發展,綜觀過去歷史,發生了無數的戰爭,死亡人數不計其數,對每個家庭都造成了莫大的傷害與痛苦。另外,由於硫磺氣體混入空氣中,產生了對金屬的氧化作用,對於處在現代文明生活的我們來說,它無形中破壞我們的家電產品,像冷氣、電視、冰箱、電腦等等的線路、鋼管、IC晶片,這些用品都易損壞。因此,也為住在硫磺處附近的居民增添了不少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