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  <夏商>  <西周>  <秦漢>  <隨唐五代>  <宋遼金>  <元>  <明>  <清>  <民國>


        兵器,除其原始目的外,更能全方位的表現出當代的人文現象。刀材製作,表現當代之金屬科技形製設計,能代表當時之需求,組裝配件的工藝充分反映當代的文化藝術。實為當代歷史之櫥窗,亦為當代歷史之另類代言人,加上歷史的演變,兵器其實功不可沒,沒有兵器,歷史上就沒有任何武鬥的發生,只能靠著拳頭打仗,如此,歷史的演變便緩慢了。

郭大師的店門招牌↑

好大的菜刀呀

 

 

先生的刀舖↑

各類的迎神刀具↑

 


 

中國刀劍史事編年(中國古代刀劍名稱一覽表)

朝代

史前

年代

西元前2184年以前

著名刀劍

1.軒轅劍 2.畫影騰空

大事紀

1.《黃帝本記》:黃帝以天文古字題銘,採首山之銅鑄造。

2.『畫影騰空』:顓項高陽氏所有。

3.《軒轅黃帝傳》:皇帝以就菊之戲訓練士兵。

4.約170萬年前,元謀人「雲南元謀」已使用石片、尖狀器、刮削器等石製工具。

5.約50萬年前,北京人「北京房山線周口店」大量使用各種石器和骨器,類型 

    有:鎚狀器、砍伐器、平圓狀器、尖狀器和刮削器等。

6.約10萬年前,丁村人「山西襄分縣丁村」使用的砍伐器、尖狀器、刮削器各自

   分成若干類型,厚三稜大尖狀器是代表性石器。並發現有百餘枚石球。

7.約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遺址「浙江餘桃」發現木製工具有刀、匕、矛等,石製

   工具有斧、鏃、錛、鑒等。

8.約6000年前半坡文化「陜西西安」發現有石斧、石錛、石鏟、石刀及用石和獸

   角製成的矛頭、箭頭、骨魚叉等。

9.約5600年前,江蘇坏縣大墩子遺址發現射入人體的骨鏃,和用於戰爭的骨匕和

   石斧。

 

刀舖門前的布幔↑

匾額↑

 

朝代

夏商

年代

元前2183年至西元前1027

著名刀劍

1.禹劍 2.啟劍 3.太康劍 4.夾劍 5.定光 6.照膽 7.含光、承景、脊練

大事紀

1.『禹劍』:夏禹所鑄,劍腹上刻二十八宿面文明星晨,背記山川,藏之會稽

     山。

2.『啟劍』:夏王啟以銅鑄造,長三尺九寸,而後藏之秦望山。

3.《古今刀劍錄》:夏,啟子太康辛卯三月春鑄一銅劍上有八方,面長三尺二

    寸,頭方。

4.《古今刀劍錄》:商、孔甲九年歲次甲辰採牛首山鐵鑄一劍,銘曰『夾』,長

    四尺一寸。

5.《古今刀劍錄》:商、殷太甲四年歲次甲子鑄一劍,長二尺,銘曰『定光』

6.《古今刀劍錄》:商、武丁元年歲次戊午鑄一劍,長三尺,銘曰『照膽』

7.列子曰:衛周孔其得殷之寶劍,童子服之卻三軍之眾,一曰『含光』,二曰

  『承景』、三曰『脊練』。

8.西元前1050年,文王時已有擊刺之法。

9.據《尚書•甘誓》記載,夏已有戰車。

10.約西元前1600年至西元前1100年,商以車戰為主要作戰形式,使用武器包掛遠

    射的弓矢,格鬥的戈和衛體的獸頭刀。並使用矛和戟。

11.殷墟墓中出現獸頭刀(青銅),四炳青銅劍,一把匕首。

12.商代晚期已有銅、錫、鉛三元合金。

 

加工中的劍器↑

各類加工中的兵器↑

 

朝代

西周

年代

西元1026年至西元前771

著名刀劍

1.駿 2.干將、莫邪 3.越五劍 4越八劍 5.龍淵、太阿、工布6.豪曹 7.屬樓 8.步光 9.扁諸 10.吳王光劍 11.吳王夫差劍12.越王勾踐劍 13.越王 14.宛馮 15.鄧師 16.堂溪 17.墨陽 18. 19.屬頸 20.被山 21.錕鋘 22.辟間 23.靈寶 24.赤刀 25.含章26.素質 27.百煉 28.青犢 29.漏影 30.魚腸 31.清剛 32.楊文 33.龍鱗 34.徐氏

大事紀

1.《古今刀劍錄》:周紹王瑕二年歲次壬五籌五劍,各投五獄,銘曰『鎮獄尚

    方』﹝古文篆書﹞

2.『干將』『莫邪』:《吳越春秋》吳王闔盧,使干將作二劍,其妻莫邪斷髮剪

    爪投顱中,劍成,雄號干將,為花紋鋼之平面花紋,劍上有龜紋;雌號莫邪。

    劍上有漫冶(水波紋)。

3.『越五劍』:為『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干將』等五

    劍,乃越歐冶子以銅錫鑄造。

4.『越八劍』:為『掩日』、『斷水』、『轉魄』、『懸剪』、『驚霓』、『滅

    魂』、『卻邪』、『真剛』等八劍,乃越王使工人採金鑄造。

5.『龍淵』、『太阿』、『工布』;越絕書載楚王聞吳有干將,越有歐冶子,命

    風胡子往見之使作鐵劍,因成『龍淵』、『太阿』、『工布』鑄劍三枚。劍上

    皆有漫冶(水波紋)。

6.『磐郢』:又稱豪曹。

7.燕下都44號墓出土鐵劍、刀、匕首,乃以原始的固體還原法煉鋼或自然隕鐵。

8.湖北隨縣曾候乙墓出土烽火長剛劍,證明已有鋼熱冶技術。

9.《周禮•考工記》:『吳越之劍迂手其地而兼能為良,地氣然也。』

10.著名冶劍師:歐冶子、干將、莫邪、公孫冶。

11.著名用劍名家:越女、文王、吳王、越王。

12.論劍家有:莊子、墨子、管子、孫卿子、屍子、燕丹子、袍扑子、賈子、亢倉

    子、薛燭、青萍。

13.當時不僅軍士佩劍,官吏、庶民亦佩劍。擊劍、論劍之風盛行。

14.已有擲劍術,名曰『進擊』。

15.青銅合金,已有所謂『六齊』之規律。

16.已有花紋鋼 (平面花紋)出現,如『干將』劍上有龜紋,『莫邪』劍上有漫冶(水

    波紋),又如『龍淵』、『泰阿』、『工布』等皆是。

17.《荀子•漢書》:齊人善技擊。

18.《孫子》:孫武著,孫武為兵法之祖。

19.《墨子》:『古者聖王為猛獸,暴人害民,於是教民以兵,行日代帶劍

    ….。』首先著書為劍之用立說。

20.《晏子春秋記》:『有敢不盟者,戟拘其項,劍承其心。』又曰:『曲刃鉤

    之,直兵推之。』說明春秋公卿佩劍之習性與劍以直刺為主之功能。

21.《家語》:孔子的門人子路表演劍術,並說:『古之君子,以劍自節。』

22.劍在春秋已為文武合一『君子』的象徵。

23.西元前685年至西元前643年,車戰衰退,步戰和騎兵作戰成為主要作戰形式。

24.西元前685年至西元前643年,各國軍隊普遍裝備強弩、劍成為步兵的標準裝備

    之一。春秋末期,鐵劍已登上戰場,吳越之劍,天下聞名。

25.西元前685年至西元前643年,社會上佩劍、論劍、擊劍之風氣盛行。長兵器以

    矛、戟為主。

26.西元前685年至西元前643年,《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問世。

27.西元前685年至西元前643年,越王句踐聘陳音教弩,越女教劍,加強軍事訓

    練。

28.西元前409年,秦簡公令吏初帶劍。

 

接受三立臺的專訪↑

兵器展↑

 

朝代

西周

年代

西元1026年至西元前771

著名刀劍

1.駿 2.干將、莫邪 3.越五劍 4越八劍 5.龍淵、太阿、工布6.豪曹 7.屬樓 8.步光 9.扁諸 10.吳王光劍 11.吳王夫差劍12.越王勾踐劍 13.越王 14.宛馮 15.鄧師 16.堂溪 17.墨陽 18. 19.屬頸 20.被山 21.錕鋘 22.辟間 23.靈寶 24.赤刀 25.含章26.素質 27.百煉 28.青犢 29.漏影 30.魚腸 31.清剛 32.楊文 33.龍鱗 34.徐氏

大事紀

1.《古今刀劍錄》:周紹王瑕二年歲次壬五籌五劍,各投五獄,銘曰『鎮獄尚

     方』﹝古文篆書﹞

2.『干將』『莫邪』:《吳越春秋》吳王闔盧,使干將作二劍,其妻莫邪斷髮剪

     爪投顱中,劍成,雄號干將,為花紋鋼之平面花紋,劍上有龜紋;雌號莫

     邪。劍上有漫冶(水波紋)。

3.『越五劍』:為『湛盧』、『純鈞』、『勝邪』、『魚腸』、『干將』等五

     劍,乃越歐冶子以銅錫鑄造。

4.『越八劍』:為『掩日』、『斷水』、『轉魄』、『懸剪』、『驚霓』、『滅

     魂』、『卻邪』、『真剛』等八劍,乃越王使工人採金鑄造。

5.『龍淵』、『太阿』、『工布』;越絕書載楚王聞吳有干將,越有歐冶子,命

     風胡子往見之使作鐵劍,因成『龍淵』、『太阿』、『工布』鑄劍三枚。劍

     上皆有漫冶(水波紋)。

6.『磐郢』:又稱豪曹。

7.燕下都44號墓出土鐵劍、刀、匕首,乃以原始的固體還原法煉鋼或自然隕鐵。

8.湖北隨縣曾候乙墓出土烽火長剛劍,證明已有鋼熱冶技術。

9.《周禮•考工記》:『吳越之劍迂手其地而兼能為良,地氣然也。』

10.著名冶劍師:歐冶子、干將、莫邪、公孫冶。

11.著名用劍名家:越女、文王、吳王、越王。

12.論劍家有:莊子、墨子、管子、孫卿子、屍子、燕丹子、袍扑子、賈子、亢

     倉子、薛燭、青萍。

13.當時不僅軍士佩劍,官吏、庶民亦佩劍。擊劍、論劍之風盛行。

14.已有擲劍術,名曰『進擊』。

15.青銅合金,已有所謂『六齊』之規律。

16.已有花紋鋼 (平面花紋)出現,如『干將』劍上有龜紋,『莫邪』劍上有漫冶

     (水波紋),又如『龍淵』、『泰阿』、『工布』等皆是。

17.《荀子•漢書》:齊人善技擊。

18.《孫子》:孫武著,孫武為兵法之祖。

19.《墨子》:『古者聖王為猛獸,暴人害民,於是教民以兵,行日代帶劍

     ….。』首先著書為劍之用立說。

20.《晏子春秋記》:『有敢不盟者,戟拘其項,劍承其心。』又曰:『曲刃鉤

     之,直兵推之。』說明春秋公卿佩劍之習性與劍以直刺為主之功能。

21.《家語》:孔子的門人子路表演劍術,並說:『古之君子,以劍自節。』

22.劍在春秋已為文武合一『君子』的象徵。

23.西元前685年至西元前643年,車戰衰退,步戰和騎兵作戰成為主要作戰形

     式。

24.西元前685年至西元前643年,各國軍隊普遍裝備強弩、劍成為步兵的標準裝

     備之一。春秋末期,鐵劍已登上戰場,吳越之劍,天下聞名。

25.西元前685年至西元前643年,社會上佩劍、論劍、擊劍之風氣盛行。長兵器

     以矛、戟為主。

26.西元前685年至西元前643年,《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問世。

27.西元前685年至西元前643年,越王句踐聘陳音教弩,越女教劍,加強軍事訓

     練。

28.西元前409年,秦簡公令吏初帶劍。

 

兵器展↑

兵器展↑

 

朝代

秦漢

年代

西元前221年至西元前219

著名刀劍

1. 2.定秦劍 3.神劍 4.赤霄 5.神龜 6.八服 7.茂陵劍 8.毛、貴 9. 10.乘勝萬里伏 11.更國 12.秀霸 13.玉具劍 14.龍彩 15.金劍 16.山玉 17.安漢 18.中興

大事紀

1.《古今刀劍錄》:秦昭王稷元年歲次丙午鑄一劍,長三尺,銘曰『誠』

2.《古今刀劍錄》:秦始皇三年歲次丁己採北祇銅鑄,長三尺六寸。

3.『神劍』:漢太公所得。

4.《古今刀劍錄》:前漢劉季始皇三十四年於南山得一鐵劍,長三尺六寸,銘曰

   『赤霄』及貴常服之此即斬蛇劍也。

5.《古今刀劍錄》:漢文帝恆初元十六年歲次庚午鑄三劍,長三尺六寸,銘曰  

   『神龜』。帝崩後,命入玄武宮。

6.《古今刀劍錄》:漢武帝徹元光五年歲次以己鑄八劍,長三尺六寸,銘曰『八

     服』。嵩恆、霍華、泰山五嶽皆埋之。

7.『茂陵劍』:昭帝時茂陵人獻一寶劍故名。

8.《古今刀劍錄》:漢宣帝詢本始四年鑄二劍,長尺一寸,一曰『毛』,一曰

    『貴』(以足下有毛故為之)

9.衍:漢平帝所得。

10.《古今刀劍錄》:漢王莽建國五年歲次庚午造威斗及欽定神劍皆鏈五色石為

     之,銘曰『神勝萬里伏』,長三尺六寸。               

兵器展↑

兵器展

 

朝代

隋唐五代

年代

西元581年至西元959

著名刀劍

1.千金劍 2.火精劍

大事紀

1.「千金劍」:唐晉公王鐸所有。劍俠傳唐晉公有千金劍已獲李龜 壽。

2.「火精劍」:唐德宗所有。

3.流行四式刀:儀刀、障刀、橫刀、陌刀,其中陌刀為新兵器,雙 面有刃,導源

    於漢代的斬馬劍。

4.劍仍為佩飾及防身之重要物品。

5.劍舞極流行,甚有融合波斯「渾脫」舞步矯健精妙。

6.已劍為詩極多。

7.名劍手有:李白、雲京孫、裴旻、杜甫。

8.煉銅爐具有爐身與火爐腹角,技術更為精進,爐火煉鋼技術量產 化,煉鋼技術

    更發達,合金技術加工,工業水準進步以致刀劍刃更精良,裝飾更華麗。

9.約西元617年志618年,少林寺受到農民的攻擊,被火焚院塔。

10.西元622年,唐代長兵器以槍為主。陌刀廣泛使用。並有錘、間等擊大打兵

    器。

11.《角力記》:西元702年,武后開始實行武舉制。唐歷代皇帝好武術,在宮中

    舉行角力之戲份。

12.西元715年,杜甫在郾城觀公孫大娘舞劍器。

13.《劍俠傳》:西元850年前後,闕名著。

14.西元927年,趙匡胤誕生,後成為宋太祖。

 

朝代

宋遼金

年代

西元960年至西元1270

著名刀劍

1.西番寶劍 2.古銅劍 3.楚銅劍

大事紀

1.「西番寶劍」:宋鑑載右相都督張俊請御前降西番寶劍給有功將士以為激勵。

2.「古銅劍」:宋蘇軾所得。

3.「楚銅劍」:宋鄭文所得。

4.宋代長刀常用:掉刀、屈刀、掩月刀、戟刀、眉尖刀、鳳嘴刀、軍刀、除掉

    刀、戟之外皆單用。

5.宋神宗時造斬馬刀。

6.宋代重刀術以格鬥擊刺為訓練重點。

7.宋代刀手有:挾弓刀、雙刀、權刀。

8.而夏刀劍伏良,「夏人劍」更享有「天下第一」的盛譽。

9.名劍有蟠鋼。

10.發明活門式木扇,長足改良冶鍊效率,灌鋼、團鋼,百火重鋼具體之操作

     法,至宋確定刀劍刃材更趨穩定可靠。

11.精確使用冷鍛法製鋼。

12.摺疊鍛打熱處理以規律化,因而具有蟠鋼劍、錢塘劍之生產。

13.《宋史》:出現了呂洞賓這位擅長劍術的仙人。

14.西元960年,北宋成立。

15.西元1029年,宋武舉正式成立。

16.《五經總要》:西元1044年,曾公亮著。

17.西元1072年,六月,複置武學。

18.西元1103年,岳飛誕生。

19.西元1201年,金立武舉制。

 

兵器展↑

兵器展↑

 

朝代

年代

西元1271年至西元1368

著名刀劍

大事紀

          

1.元軍作戰長技為「弓矢為第一環刀次之」,可見其短兵器仍以刀為主。

2.雙刀術盛行名家亦多,如:毛英、趙普勝、王弼、達魯花赤八侯、呂珍初。 

3.元軍以劍為近戰武器,因此習劍現象又起,名家亦多,如:黑梓、花云等。

4.元軍常用以環刀其形式為中原少見。

5.民間挑刀「刀舞」亦為武術活動之一。

6.《元史•王英傳》:王英善使刀,號稱「刀王」。

7.西元1279年,蒙古滅南宋,統一全國。

8.西元1279年,蒙古人作戰,騎、步兵皆精射術,以供劍為主要利器。

9.西元1922年,有用長標槍以拋擲殺敵,短兵器以刀、劍、錘、棒、斧等。

10.西元1922年,敕中外,凡漢民持鐵尺,手 及仗之藏刃者,悉輸於官。

11.西元1365年,七月,申禁漢人執兵器出獵及習武藝。

12.西元1356年,紅巾軍侵入河南少林寺,少林寺和尚逃往山東避難。

 

 

兵器展↑

兵器展↑

 

 

朝代

年代

西元1368年至西元1644

著名刀劍

1.安定劍

大事紀

 

1.「安定劍」:明初安定王所貴。

2.西元507年,唐順之誕生,後著《武編》、《文集》等。這時以盛行宋太祖趙

    家拳、溫家長打七十二行著、二十四尋腿、三十六合鎖、劉短打、呂短打等拳

    法。

3.《正氣堂集》:俞大猷從李良欽學「荊楚長劍」,後著《劍經》,訪少林寺,

     教和尚學棍法。

4.中期以後,民間武術活動空前活躍。

5.明外患頻繁,因此實戰技法倍受重視。

6.刀術為明代發展最優之技能,品類極多,有:掩月刀、雙刀、鉤刀、手刀、鉅

    刀、掉刀、太平刀、定成刀、朝天刀、開天刀、間陳刀、划陣刀、偏刀車刀、

     匕首、鳳嘴刀、三尖兩刃刀、斬馬刀、鐮刀、苗刀、糜刀、狼刀、屈刀、戟

     刀、眉峰刀、雁令羽刀、將軍刀、長刀、提刀多為走跳、虛文、花套手法。

7.雙刀術亦受重視,如:唐順龍之《武編》前幾卷,有名刀手亦多,如:王弼、

     石敬嚴、吳 項、元池等。

8.劍技與讀書,用為文人等學士所重視,如:國子著教鄭定,書劍官宦何真,鳳

    翔府同知宋客,詩人徐航,科甲劉編,進士劉宇亮,武將花雲,副元帥華雲

    龍,秀才沈有容 皆為名劍手。

9.注重古劍訣、劍法之收尋研究(甚至遠求於朝鮮),如:唐順之《武編》,茅元

    儀《武備志》,吳 《劍訣》、《後劍訣》等。

10.倭刀術研究風行,如:程宗猷之《單刀法選》,吳 之《手臂錄》,王余祐之

    《十三刀法》。

11.西元1367年,朱元彰令設文武二科取士。

12.西元1464年,武舉正式設立。

13.(日知錄):嘉靖年間(西元1522~1566年),少林寺和尚月空 率領和尚在松

     江戰倭寇。

14.(五雜):萬曆年間(西元1573~1620年),出現小廝拳法名家,另外這時少

     林寺五百和尚被流賊殺死亡。

15.西元1528年,戚繼光誕生後成將軍,平倭寇,指揮北方的邊防,著有(練兵

     實記)、(紀效新書)。

16.西元1561年,戚繼光於東南沿海與倭寇戰鬥中,得倭之『長刀法』,並從而

     演之。

17.西元1562年,戚繼光(紀效新書)問世。

18.西元1562年,嘉靖年間,尚有唐順之的(武編)、何良臣的(陣記)、鄭若

     曾的(江南經略)、俞大猷的(正氣堂集)等問世。

19.(江南經略):西元1568年,鄭若曾著。

20. 西元1571年,戚繼光撰(練兵實記)問世。

21.(陣記):西元1591年,平倭寇立功的將軍何良臣著。

22. 西元1611年,吳誕生。

23. 西元1616年,程宗猷著(少林棍法闡宗)後,又在1621年著(單刀法選)

     等,這幾本書合為(耕餘剩技)出版。

24. 西元1621年,程宗猷(耕餘剩技)問世,茅元儀(武備志)問世。

25.(武備志):西元1621年,茅元儀著。

26.五公山人王余祐著(拳術)、(十三刀法)。

27.明戚繼光(紀效新書)中曾述及各種拳法、槍法、刀法、棍法及其他雜兵

     器,就是缺少劍法。可見劍術以已不受重視,劍具當然不會有長足發展。

28.明隆慶,萬曆年間,武舉方試。刀劍足見其喪失軍事地位之事實。

29.崇禎四年(西元1631年),明史載:「子逾百斤大刀者,……而彥不與選……」又為明末不重刀劍之實例。

 

 

兵器展↑

兵器展↑

 

 

朝代

年代

西元1644年至西元1911

著名刀劍

大事紀

 

1.清前期,民間結社盛行,武術研究於是又至高峰。

2.清代滿崇八旗兵不用長柄刀。

3.刀劍為清軍必備短兵器。

4.清朝刀制。刀形較直,不受日本刀影響,分為:佩刀形、劍形、大刀形三種。

    其他民間尚有:雲梯刀、扁刀、雙手刀、帶刀、背刀、長刃大刀、割刀、倭

    刀、繚風刀、滾背雙刀等。

5.軍隊用刀:刀長二尺二寸,寬一寸三分,柄長四寸二分,類似明刀,唯稍短。

    八旗先鋒營特別裝備之順刀,形如短刀,刃長八寸,柄三、四寸。另有大刀形

    短柄刀,如:刀、賈刀、扁刀、船尾刀等。

6.光緒27年(西元1901年),廢止西元1200年的武舉制度。

7.民間仍重包劍,如:升平學社團勇每人發「矛槍一支,劍一把」。

8.兩江總督裕謙為卻外敵,招募武術家衛國,間接鼓勵民間武術活動。

9.民變團體如:太平天國、捻軍中,不乏名家。有:擊劍高手,如:石達開等。

    刀術高手有賴鐵、洪宣嬌、楊二姑、萬三娘、張龍、劉三(女)等。

10.民變團體中,小孩、婦女善刀劍者頗多,亦善飛刀。

11.義和團亦刀為重要手兵器。

12.清大代所留各種武術中,如程宗猷(耕餘剩技),及周氏武技全書,或留有

    其他器械用法,但亦無劍法。

13.(手臂錄):西元1662年,吳著。

14.吳之(手臂錄)(槍法)中附記兩段百餘字的(劍訣)與(後劍訣),述

     用法而無架勢。吳言此法失傳已久矣!┼他習槍法二十年已出神入化,但後

     遇漁陽老人用三尺劍破其丈八槍,始知劍法更加奇妙。

15.西元1678年,八月,吳撰(手臂錄)六卷問世。

16.西元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開始,林則徐頒布告示:允許人人持刀與英兵

     戰鬥,招募漁民、蛋戶,濱海居民數千人習武,以助軍威。

17.西元1854年,二月,湘軍水陸軍編成,火器與刀矛各半使用。

18.西元1854年,五月,太平天國在南京等地開武舉取士。

19 西元1864年,七月,湘軍攻陷南京,太平天國失敗。

20 西元1900年,八卦黨程廷華和大刀王五(即王正誼)與德國人戰鬥,被槍

     殺。

21 西元1904 年,在上海成立中國體操學校。

22 西元1905 年,四川省第一次運動會舉行,武備學堂三十人表演擊劍。

23 西元1907 年,南京第一次踅學校聯合運動會召開,有八十多個學生參加。其

     中武術項目有擊劍競爭、刺槍競爭、柔術競爭。

24 西元1908年,重慶體育學堂開『拳勇』和『刺刀』課

25 西元1910年,三月,上海精武體育會成立。

26 西元1910年在上海成立精武體育學校,創辦人霍元甲後被日本醫生毒死。

27 西元1910,上海成立精武會,中華武術會等三十多家,武術會裡刀、劍皆為研習課程。

28 西元1911年,北京成立北京京體育研究社,中華尚武學等二十五家

29 西元1911年,天津成立中華武士會,道德武術研究會等十餘家

 

 

兵器展↑

兵器展↑

 

 

朝代

民國

年代

台灣

著名刀劍

大事紀

1 西元1912年,七月,北京劍術研究會成立。

2 西元1914年,濟南成立武術傳習會。同年,馬良(子貞)發起「中華新武

    術」。西元1917年,正式為各中學校體育活動,劍術即為四大科目中之一。

3 西元1926年,江南第一次學校聯合運動會,擊劍為三項武術競賽之一項。

4 西元1919年,吳志春在上海成立中國武術會。

5 精武體操學校改名為精武會。

6 西元1919年前後,馬良在山東濟南組織技術隊。

7 西元1919年,陳品三著<陳氏太極拳圖說>完成。

8 西元1921年,曹錕在河北保定辦起『苗刀營』,聘河北靜海人劉玉春教官。

9 西元1924年,武術家馬鳳任玉祥為國民軍『白刃戰術研究室』主任。

10西元1928年,3月24日,在南京成立中央國術館,刀劍為其術科教學中的一門 

     課。

11 西元1928年10月15日到20日,第一次全國國術考試,刀劍皆為項目之一。

12 西元1928年11月1日至7日,中央國術館在南京舉行第一屆國術國考。

13 一月,<修正高中以上學軍事教育方案>公布實行,課目中有國技和應用劈

     刺兩項

14 西元1929年,在上海舉行國術大會。這時,中央精武會在南方設立了不少分

     會,同年出版國術專刊,第二年改為國術週刊。

15 西元1929年,第一次全國武術擂台賽。

16 西元1929年,蘇州體育組中設武術股、開展拳術、劈刀、刺槍與角力。

17 西元1930年,(民國19年)教育部通令全國各級學校體育課程增列國術一

     科。楊舉辦國術競爭大會。

18 西元1931年,李堯臣受為二十九軍大刀隊武術教官。

19 西元1933年,在中央國術館附設國術體育專科學校。同年10月20日到30日,

     舉行第二次全國國術考試,第五屆全國運動會亦設國術錦標賽。

20西元1934年,出版<青萍劍圖說>

21二月,教育部頒布<暫行大學提育課程綱要>內有『國術』一項,包括少林

     拳、形意拳、太極拳、八卦掌、刀術、棍術、槍術等內容。

22西元1936年,在第十一屆的柏林奧運上,中國派鰾代表了武術。

23西元1937年,陜甘寧邊區體委決定:舉行全蘇區運動會,武術是所設項目之

     一,包括拳術及劈刀。

24西元1938年,七七事變爆發後,七七事變爆發,中央國術館遷到重慶。於抗佔

     時期,大刀隊馳名中外。

25西元1939年,赴河內表演國術

26西元1940年,延安舉行「三.八」運動大會,女戰士表演劈刀。

27西元1940年,教育部公布《高級中學體育課程標準》,在「自衛活動」中,設

    有拳術,劈刺、擊劍、角力四項。

28西元1940年,教育部修正體育課程規定,高中加強擊劍活動。

29西元1941年,教育部再訓令各級學校提倡國術。

30西元1942年,教育部對體育工作提示十二項中,國術頗受重視。

31西元1943年,陳炎林《太極拳刀劍桿散手合編》出版。

32西元1944年,重慶舉辦第二屆國術競賽。

33西元1945年,溫敬銘《短兵術》〈體育參考書〉出版。

34西元1948年,五月,在上海舉行的第七屆前全國運動會上,上海三千多名高小

     生表演集體太極操。國術為大會表演項目,包括拳術,器械和射箭。

35.西元1948年,上海舉辦第七屈全國運動會,亦設有劍術,刀術項目。

36.西元1949年台灣成立台灣省國術會,理事長是王成章。

37.西元1956年在三軍球場舉行台灣第一次國術比賽大會,有劍等五大類。

38.西元1958年同場舉辦台港澳國術比賽,只有拳術。

39.後59,61,64,71年皆無劍術。

40.西元1975年,我國舉辦第一屈世界國術比賽。

41.西元1978年第二屈亦無劍術比賽。

42.西元1951年,九月,台灣國術會成立。

43.西元1953年舉行全國國術比賽。

44.西元1955年中華全國技藝委員會成立,6月,台北舉辦中國國術比賽。

45.西元1956年劍國術通訊。

46.西元1959年第二屈國術比賽。

47.西元1962年出版武道月刊。

48.西元1968年教育部修訂國小課程,劍術為必修課程,全省國術表演在台中舉

    行。

49.西元1973年成立體育司,專管全國體育,含國術在內。

50.西元1981年開創中華劍術比賽規則。

51.西元1992年舉辦中正盃傳統劍術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