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口」是松山的舊稱。但是,松山並沒有松樹,錫口也不產錫,那為什麼會有如此的稱呼呢?郁永河的《裨海紀遊》中有提到,這裡從前是平埔族凱達格蘭族「麻里折口」社﹝Malotsigauan、Malysyakkaw﹞,而其後的文獻又翻譯成「麻里即吼」、「貓里錫口」等等,「錫口」在平埔族人的意思中是指「河流彎曲之處」,而河流指的就是基隆河。直到清乾隆年間﹝1745乾隆十年﹞,泉州人來此定居開墾,建立庄落,去掉「貓里」兩個字,以「錫口」作為庄名。另外,「社」、「錫」兩字的泉州發音相似,取名為「錫口」也意謂著其位置在番社的社口地方。

古早的松山

          1920年日本人推行地方改制,主事者認為「錫口」兩字是由平埔語轉音而來,而原語含有「女性陰戶」或「性交」的意思,用來作為地名實在是不太適合。他見到這裡的景色和日本本國的松山相似,所以就暫時用「松山」代替「錫口」,原來是想等到全島地名都更改得差不多、告一段落的時候,再來取另一個適合的名字,誰知道全島的地名更改完了,卻還是想不出更好的名字來,於是就把「松山」定為正式的名稱了。而在臺灣光復後,便正式命名為「松山區」。

松山磚廠-現已拆除

    錫口﹝松山區﹞的起源非常早。早在三百多年前康熙年間就有漢人來此定居開墾,慈祐宮便建於此時期,遂成為錫口地區居民的宗教信仰中心。在當時沒有大規模的市場時,慈祐宮前的廣告就變成了臨時的攤販集中地,一直到1909年才有松山公設市場的設立,慈祐宮到松山市場的部分稱為「頂街」,松山市場到街口則叫作「下街」,錫口地區的發展則是越來越繁榮了。
         錫口的興起就像艋舺和大稻埕一樣,是因為旁邊的基隆河所帶來的便利水運,交通方便。道光年間,艋舺﹝萬華﹞和噶瑪蘭﹝宜蘭﹞、雞籠﹝基隆﹞之間的往返,錫口是必經之地,而噶瑪蘭﹝宜蘭﹞、雞籠﹝基隆﹞的商品貨物,更需要從這裡轉運到台北城裡,或順著基隆河到達淡水港口,轉運到大陸銷售,錫口因而漸漸掘起,在同治年間達到顛峰。至於當時錫口的興盛,則可由其「小蘇州」的稱號得知。
         但隨著基隆河的淤積,加上光緒年間台北至基隆間鐵路的開通,陸運取代了水運的功能,錫口逐漸失去了它昔日的風光。直到日治時期,日人在慈祐宮附近設立國語傳習所及公學校,並將教師、警察局、石礦公司的員工宿舍設在學校附近,此區的商業才有所發展。同時日人因為台北市區已經沒有大片空地可做為各式工廠設廠的地點,而轉向郊外的錫口庄一帶發展,大片大片的農地被劃為工業區。三○年代松山火力發電廠完成,對工業化更有推波助瀾的功效。而三○年代後,因應戰爭的需要,鋼鐵、機械等重工廠更集中到松山庄地區。
        台灣光復後,台北市實施都市計畫分區使用,松山區被列為工業、農業、住宅混合區,大型工廠紛紛設立,松山火車站附近即以鑄鼎和農耕具聞名,九二一大地震倒塌的東星大樓舊址,就曾經是松山最著名的鑄造工廠。然而工業化的松山區,污染卻日益嚴重,甚至威脅到居民的健康,加上當時的人口增加快速,需要更多的住宅用地,才迫使工廠一一遷出,結束了松山區的工業時代。然而,基隆河已受到嚴重污染了。

有名的松山療養院,據說有段期間…風水不太好,松山出了不少嗯…有問題的人。

        現在松山的在地人所說的松山,有時指的是錫口庄﹝基隆河以南,基隆路以東,縱貫鐵路以北,東側與南港區為界,又稱松山本鎮﹞,有時泛指包括信義區的大松山,甚至涵蓋慈祐宮的松山十三庄祭祀圈﹝南港的後山埤庄和內湖洲尾庄﹞。這樣錯綜複雜的地域沿革,其實是因為這裡經歷過行政區的變遷。
        民國79年,政府將原來松山區鐵路以南的部份劃出,另外成立信義區,鐵路以北部份原屬中山區的民有、民福、松基三里併作新松山區。而在民國83年的時候,又因為基隆河截彎取直的河道工程完工,河道南移,重新調整區界,把金泰里新河道以北部份劃入中山區,以南併入莊敬里,舊宗里新河道以東劃入內湖區,以西併入新東里。

古色古香遊松山

         行政區調整後,便是現在我們所知的松山區,一個保留傳統,又不失繁榮的地方,這樣一個引人入勝的地方,且讓我們一起來進一步的認識它!

 

以上圖片由文獻會及綠格子提供 嚴禁轉載

since 2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