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芳書局
  位於鹽埕區五福四路一八○號,創業於民國三十六年,原址在大公路,後來遷至五福四路西端的電信局對面,民國三十八年遷至現址,創業人林慶雲老先生篤信儒家忠孝之說教慈之道,所以慶芳書局三分之一的書籍,是宣揚儒 麻維雖小五臟俱全的「慶芳書局」
家思想的名家字帖和散播佛教教義的經
連結至慶芳書局
 
光復戲院
  位於鹽埕區大勇路九十八號和鹽埕街十四號的國際、瀨南街一六四號的金城、大仁路一九九號的大舞台、七賢三路二三七號的壽星,同為光復後就有的老戲院。這幾家戲院都有一段輝煌的歷史,惜七十年代後,由於電視和錄影機的興 曾經風光一時的「光復大戲院」
起,使鹽埕區的電影事業急劇沒落。而今的光復戲院將從前的舊戲院打掉,建立起三樓的新廈,以嶄新的風貌再現於鹽埕市中心。
老山田、協和蒸籠店
  位於五福四路348號,協和位於318號。老山田較早,協和規模較大,均是三十年以上的老店,亦是高雄市製造蒸籠的地方。由於以竹藤和檜木製造的蒸籠,蒸物易於吸收多餘的水蒸氣,使蒸餾物特別美味,效果勝過鋁製蒸籠,為餐館所愛用,因此此業尚能維持下去。
阿婆仔冰
  酸酸甜甜的阿婆冰一直是阿婆冰歷久不衰的原因,四果冰是由李鹹、鳳梨、楊桃、檨仔青四種水果組合而成的,都是店家採用古法煉製,完全不使用人工色素,吃起來酸酸甜甜又有脆度,僅管市面上各式冰品琳瑯滿目,阿婆冰自始至終都是高朋滿座。 遠近馳名的「阿婆仔冰」
連結至阿婆仔冰的相關報導
 
肉粽郭
  肉粽一直是南台灣的重點小吃,位於北斗街的肉粽郭自民國四十年代便開始經營,店內除了肉粽澴有碗粿,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經營的郭家三兄弟酷愛電影,於是把店面設計像五十年代的電影風格,店門口有一座仿古的郵筒,二樓外掛著大肉桶的招牌,進到裡面則彷彿進到五十年代電影院,早期的影海報,讓吃者有如進到五十年代電影院吃肉粽、碗粿,情境與味覺相當特別。
阿囉哈滷味
  位在於大溝頂上的阿囉哈滷味遠近馳名,近五十年的歷史,下午三點多剛滷好的滷味從老遠處就可以聞到。多種中藥調配而成的特殊滷汁熬製滷味,以米血、翅肪、鴨舌頭…反應最好,一份份的魯味和人潮一批接著一批,只要人到了 香味四溢的「阿囉哈滷味」
攤位前,就可以聽到店家鑑鏘有力的吆喝聲,試吃免錢,老闆的慷慨和他的滷味齊名。
連結至大溝頂阿囉哈滷味
 
金溫州餛飩
  位於新樂街旁的金溫州餛飩大王伴著不少人成長,大餛飩肉甜皮薄,下午兩點才開店,總是令不少老饕忘穿秋水,常常是一邊看著店家忙碌的準備餡料,包餛飩,一邊看著熱水燙的煮出一顆顆大又結實的餛飩,店家另一個招牌小籠包也常常出籠後就一籠一籠的被點召,自製的麵皮和內餡口感造成這家店往往是車水馬龍,同時對是高雄名人極愛光顧的小吃店。
 
米糕城
  從民國三十年代的路邊攤到今天大仁路上的店面,米糕城至今仍然是各報導媒體報導鹽埕小吃之最。香Q順口的米糕和四神湯是米糕城的招牌,使用木製蒸籠已有三十多年歷史,蒸出來的米香又Q,道地的台南小吃作法,在飯上面淋 老字號的「米糕城」
上特製的肉燥和肉鬆,搭配一碗香氣四溢的四神湯,不少達官顯要都曾是座上賓。
阿英排骨
  位於富野路上的阿英排骨經營也有四十多年,阿英排骨採用上等肉品和炸得適中的技巧相當受勞工階層的喜愛。早期公車站還在舊市府隔壁時,阿英排骨飯還是公車司機飽餐的來源,有些司機乾脆車在路邊買便當,成為一幅有趣的畫面。 老少咸宜的「阿英排骨」
鄭家切仔麵
  除非是老高雄,否則要到小巷內吃這攤從日據時代就開始的切仔麵還真是可遇不可求,位於新樂街201巷內的切仔麵從日本時代昭和十一年就開始營業,起先在當時位於三信大仁路附近只是個小攤子,1915年搬至鹽埕街口,民國七十年才搬至現址,而且已由第二代接掌,但仍保有傳統切仔麵的風味,菜色清爽,有不少日本人重遊舊地時還會再來一啖鹽埕的切仔麵風味,店裡以豬肉皮小菜最為聞名,爽口美味口的豬腳筋,解了很多老高雄的鄉愁。
其它的相關連結:鹽埕區-小吃地圖
 
本文摘錄於「高市文獻-恢復高雄市鹽埕區商業機能之研究」一書與「高雄市豐富之旅」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