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研究計劃網站的相關資訊                專題研究計劃總覽                專題研究計劃要素

  1. 連結至本隊網界博覽會作品網址:大會網址備用網址

  2. 連結至本隊學校的首頁:http://www.ptgsh.ptc.edu.tw

  3. 專題研究計劃完成日期:2月1日

  4. 學校:屏東女中                   縣市:屏東縣屏東市

  5. 老師或班級:黃再鴻、康育綜

  6. 多少學生參與這個專題研究計劃?17位

  7. 他們的年紀是:16-17歲

  8. 專題研究計劃連絡Email信箱:a498@ms2.url.com.tw

專題研究計劃網站的相關資訊                專題研究計劃總覽                專題研究計劃要素

  1. 我們參加的網界博覽會類別是:地方社團與族群

  2. “我們的地方社區”說明:

         原住民文化是我們探討的主題。排灣族是屏東縣的第一大族,分布的地方很廣泛,三地門鄉就是其中一處且離我們的生活圈也較近,於是,採訪的目標就鎖定在三地門鄉;我們的隊友胡書嫻同學的舅媽是魯凱族的同胞,她想藉由這次的活動,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淵源。所以,我們的地方社區就定義在排灣族與魯凱族這兩大族群上

  1. 專題研究計劃概要:

     我們是一群高一、二的學生,本著對原住民文化的熱忱而聚集起來。在出發訪問前,我們會先擬定好要訪問別人的問題,再分別由隊友們問,有些人負責記錄,有些人則整理資料,大家都有自己應盡的責任,各司所職,為了能更深入探討排灣族和魯凱族的生活狀況、慶典儀式、傳說故事、原音悠悠、原史藝術,我們一起走過大街小巷,也學到尋根 ─ 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只要我們有這份心,就一定可以達成

  1. 我們的網際網路環境

     在學校我們運用區域網路,由學校的兩條ADSL線,連接屏東的學校區網中心,再連上網際網路。在家裡,我們透過56Kmodem和ADSL/Cable modem連到不同的ISP。

  1. 我們克服的難題

  • 語言不通:訪問排灣族一位頭目時碰上語言障礙,因為我們不諳母語之故,所以就請林先生當我們的翻譯;還有胡同學的阿祖,因為他年齡較大也不懂國語,遂請舅媽代為翻譯,充當我們溝通的橋樑,也由於他們的協助,我們才得以完成這項人物的專訪。

  • 交通不便:有些地方在較為偏遠的山區沒有公車,便一再地商請陳人瑄同學的媽媽開車載我們前往;而到原住民文化園區則是坐公車,但由於公車班次很少,所以我們不能一次就順利的採訪完,必須分成好幾趟,也照成時間方面些許的不便。

  • 時間不配合:我們現在已是高中生,課業繁重。一年級的隊員們有許多報告要做,而二年級的課業壓力也很大。有時想要去採訪卻須顧慮學校的考試,有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但我們仍是排除萬難的參與這個活動。

  • 技術不足:大部分的人都是初學者,對於製作網頁這部份還不能駕輕就熟,因此遇到問題〈例如:電腦檔案管理的概念不清楚〉時就多多請教黃再鴻老師或學姐,大家一起討論來克服難題。

  1. 心得箴言

  •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 集思廣益

  • 吃果子,拜樹頭

專題研究計劃網站的相關資訊                專題研究計劃總覽                專題研究計劃要素

這一段解釋你們的專題研究計劃是怎樣符合網界博覽會的宗旨

  1. 你們從事本次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劃的研究與活動如何有助於你們的學校教學和課程需求?

     於想做出有深度的東西,因此除了課本上所教予的知識外,我們也身體力行到各地方做實際的探訪,如此一來,可以得到許多一手的資料,也可以與平日所學互相印證。現在的教育體制裡,很少有機會能讓學生到外頭接觸自己社區裡的人、事、物,而我們就藉由這個活動到我們的地方去體驗文化之美,也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更是希望以後學校能舉辦多一點諸如此類的活動。若有不清楚的地方,我們會再去圖書館找資料,以求解答疑惑。

使用網際網路教學與學習的速率比傳統的教學方式快得許多,在日新月異的e世代裡,資訊的傳播是無遠弗屆的,電腦的使用率也相當普及,在凡事講求效率的社會,這點是非常重要的。

  1. 你們使用了那些資訊科技來完成你們的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劃。

  • 絡方面:手機、電話、e-mail〈用以聯絡隊員間以及接受採訪的人〉。

  • 搜集資料:圖書館、原住民文化園區、報章雜誌〈有關原住民的簡介以及我們的疑惑。

  • 電腦軟硬體:軟體類→FrontPage2000、Ulead PhotoImpact6.0、Adobe Photoshop 6.0、Word2000、記事本、Microsoft Photo Editor 、Cute FTP 、 Nero - Burning Rom 、 Vista Scan V3.1、Go!Zilla、全能影像經理<豪華版>、Audio Converter 、 Real Player 8 Basic 、 WinZip 、 ACD systems。
    硬體類→除了一般個人電腦所應具備硬體外,還包括掃描器、燒錄機、印表機。

  • 留下記錄:數位相機、單眼相機、錄影機、收錄音機。

  1. 你們用什麼方法透過線上或個人接觸來扮演你們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劃“大使”或發言人角色?

     擬定好所有的訪問問題後,我們就前往頭目家準備訪談。在來訪前,我們用電話連絡頭目說明來意並約定好時間地點,也曾在網路上寫e-mail給「賴約翰(滋膏)」長老,尋問有關排灣族的問題,並藉此來彌補訪談的缺失。然而,與地方接觸時,也碰到一些有趣的事,還記得那天在前往頭目家的途中,走在街上,村裡的人看到了都會和我們說:「Ganu!〈招呼語〉」。到了『王貴』先生的家,他一見到我們就用帶濃厚的口音大聲地說:「趕快進來坐,不要客氣!」結果,我們沒聽清楚,看到他大聲地吼叫和激動的動作,加上嚴肅的表情,以為他心情不高興不想見訪客,我們才想轉身到別的地方訪問時,沒想到這時他的兒子就深情地唱起歌來:「Baby don't go...」讓我們大吃一驚,才知道是自己聽錯了......

人與人之間的關懷、互動,縮短了彼此的距離,為了讓文化發揚光大而讓更多人知道,我們願意投注所有的精力扮演好「大使」的角色,讓許許多多的人知道這個活動

  1. 你們的專題研究計劃對你們的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和衝擊?

    這次訪問時,或許是因為好奇吧!村中的一些年輕人也和我們一起聆聽老一輩人家的〝講古〞。後來,那群年輕人又一路陪我們走到等車的地方,途中還聊了一下,他們甚至還向我們道謝,期望因為這次的活動,使豐富多元的原住民文化得以永續地流傳給後代子孫。
覺得頭目們對於這樣的訪問似乎已經習以為常,彷彿常常都會有人來採訪他們一樣。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我們是來訪的客人中最年輕的一群,這也讓他們赫然感受到自己文化的珍貴。
為了發揚地方文化,讓世界各地的人都能更了解原住民與喚醒民族精神,我們也會繼續努力的擔負起文化傳承的工作,不因比賽的結束而終止,也會時常更新及添加各項資料。

  1. 你們地方上的其他成員如何提供協助或義務參與你們的專題研究計劃?

*滑鼠點圖放大&停留圖有註解

書籍資料授權書 音樂來源授權書

     裡的頭目『王貴』也非常熱心,毫無保留地回答我們的問題〈例如:有關器物、慶典方面的問題〉,並且提供他們所擁有資料〈例如:花了多年時間完成且尚未出版的書〉,直接送給我們當作參考,以及此書的授權書。青山國小的『陳振星』老師尚提供我們服飾方面的投影片;星星月亮太陽餐廳的老闆─高小姐請我們吃飯,還說明了每項食物的特色;大社國小的『李武志』老師則是提供排灣族的書。尚有楊捷文同學爸爸的同事─望嘉國小的「紀逢祥」老師,他一直很熱心的提供我們排灣族傳統食物的資料。

另外,胡同學的舅媽阿祖也透露以前從未提過的事,在冷颼颼的寒風裡,他們還特地煮了一道豐盛的菜餚請我們吃,並用極富地方腔的口音問:「好吃嗎?」心中霎時溢滿了感動。在採訪的過程中有些地方路途較遠,因此陳同學的媽媽便自告奮勇不辭辛勞地開車帶著我們走訪各地。

採訪


在此,也要向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們說聲:「Thank you!」<資料來源>

  1. 發現、教訓、和驚奇

  • 人們常以為出現在排灣族服飾上的百合花就是他們的象徵,在經過我們查證後才發現其實那是魯凱族主要精神的所在;另外,尚察覺到不只城鄉間有差距,族群之間也有。有人擁有豐富的資訊,良好的教育環境,相反地,也有人生活在難以想像的落後環境,沒有什麼資源可與外界有所接觸。

  • 本身是初學者的我們,竟然能做出一個完整的網站,對於這個結果我們很驚訝也很滿意。在出發訪問前,會先擬定好要訪問的問題,再由隊友們問,有人負責記錄,有人整理資料,大家都有自己應盡的責任,尤其是最後衝刺的那個禮拜,大家天天都準時到科技教室報到,一起努力完成作品,進而驚訝的發現:原來大家都是那麼用心的投入這次的活動。在一個團體中,也唯有每個成員的互相配合,一起分工合作,才能把一件事做得盡善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