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牛的  

語說:作牛著拖,做人著磨。」事實上,牛不僅要拖,也需要磨﹔有段話說:

「世間最苦是耕牛,春夏秋冬宜用力,四時辛苦未曾休,老來無力鮮血流,賣與屠行做牛肉……

寫出了耕牛的命運,當他不能耕種後,忘恩負義的人們,還要剝其皮吃其肉,真令人感慨萬千,牛的命也真是苦不堪言。  

灣牛對早期台灣農村的貢獻良多,以下就其貢獻說明如下:

1.耕田:

台灣的水稻一年可兩耕種兩期(俗稱兩冬,一曰早東、一曰慢冬),每一期稻作播種之前,都必須借重牛力來整地,首先必須先用鬆土,在用手耙將土中的雜草或前期作物未腐爛的根去掉,用牛拉手耙將雜物除淨,在用割耙碌碡將田園整平,這些整田的工作都必須借重水牛的力量,也是牛在田中主要的勞役。

手耙[2]

割耙

牛車

2.牛車  

台灣有句俗謜說:「無轎坐牛車」,即深刻傳達了「牛車」這項交通工具的常民氣質。台灣最早出現的牛車,是板輪牛車。板輪牛車,顧名思義是以木板為轉輪且無軸輻之分的兩輪牛車,輪高可及身。  

牛車也隨著道路的改善,由兩輪的板輪牛車改良為四輪有輻且外包鐵皮環的牛車。改良後的四輪牛車載重量較兩輪的板輪牛車來得大,但是比不上兩輪的板輪牛車便捷。戰後,出現了橡皮輪的牛車,又漸漸取代鐵皮輪的牛車。  

由於牛車是庶民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官方於是藉著抽取牛車稅以便於管理,這樣的措施自清領時期已開始施行。<淡新檔案>曾記載凡有牛車一輛,每年一律貼費銀五角」,證明清代台灣的牛車必須納稅。日治時代的牛車管理辦法是發給牛車主人一張登陸號碼的車牌,以便於繳納牛車稅,,類似今日牌照稅。戰後仍有此制,事項警察局申請,如果沒有車牌駕駛,會遭警方的取締。後來由於馬達氣、機車的普及,牛車只在鄉下或山地還繼續使用﹔因此,牛車牌照稅制到1971年便廢止。  

兩輪的板輪牛車[1]

 

兩輪有輻且外包鐵皮環的牛車[1]
四輪有輻且外包鐵皮環的牛車[1]

 

橡皮輪的牛車[1]

 

3.牛糞  

牛除了耕田運輸的功用之外,牛糞的用途也是很廣泛的,牛糞除了被用來惡作劇外,其實它還有更實際的用途。根據調查,每頭水牛一天的排糞量大約1.38公斤,排尿1.72公斤 ,所以一條牛每年所排洩的屎尿平均有11.3公噸之譜。

耕牛通常在出耕或歸耕途中遺屎,因此早期農村中常可見到村民荷鋤、擔畚箕沿途檢取牛糞的情景。拾回的牛糞,南部多用來施肥以及塗牆糊物

用來施肥

做為施肥原料的處理方式是將堆集的牛糞摻混稻草等雜物,然後驅使牛隻在糞堆上踐踏,即「踏糞」,踏糞可使肥料均勻,踏糞後的牛糞便可挑至田園施灑。

用來塗牆糊物

由於牛糞具有黏稠性,在未普遍使用水泥、石灰之前,牛糞是極佳的塗料。牛糞不僅使漿土更有黏性,並且具有隔熱的作用。

充作燃料

澎湖一地則用以充作燃料;因澎湖島多青草而幾無樹木,故薪炭全仰賴台灣及廈門的供給。但是進口薪炭的價錢高昂,澎湖居民於是就地拾取黃牛糞,晒乾後做為燃炊之物,澎湖居民慣稱為「牛柴」。([1],pp.196)  

參考文獻來源:

1.邱淵惠台灣牛遠流出版公司1997(民86)頁碼:P35、37、38、39、53、86、87、88、154、156、159、160、162、164、165、167、196、218、220。

2.作者:康原 書名:台灣農村一百年 出版社:晟星發行 出版日期:民88

頁碼:P45、48、4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