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幾百年,漢人為主的文化幾乎完全掩蓋住原本凱達格蘭的文化,我們要如何找尋曾經存在過的人事物呢?根據各種文獻,從西班牙開始到後來的荷蘭、清領、日據,都留下了`不少文獻,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資料吧!

文獻探討-社名演變

  我們在此將荷蘭文獻中的社名與清漢人之社名做一對照,由於當時的拼音系統尚未成熟,時有「音同,名不同」的情形發生,再加以南島語系之中,常利用接頭詞(如ki-ke-)作為詞性轉變之用,故在各時期的始料裡,「名不同,村同」的狀況亦屢見不鮮;而隨著記錄者不同,對於各社範圍的認定標準也不同。現今經由學者的翻譯調查,已有許多村落已整理出一系列的社名演變。 

詳細資料


舊社位置

文獻探討-歷史過程 

最早發現台灣,將之紀錄在地圖上的是葡萄牙。葡萄牙人因為在十六世紀中期佔領了澳門,他們對中國的知識遠超過歐洲其他積極尋求東方貿易的國家。他們在1571年出版的地圖已經標示出台灣的存在,並以Formosa稱呼,但是這幅地圖還只能用幾個想像的小方塊標記台灣。

這是原圖的簡化,可以看見台灣此時還被分成三小塊。

從西班牙人登陸北部之後,才開始有比較完整的文獻記載,後來荷蘭人趕走西班牙人,也對北台灣有一些調查紀錄。後來清領時代跟日據時代有都各有一些資料。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資料吧!

詳細資料


西班牙

荷蘭
清朝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