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台灣學校網界博覽會

專題研究計畫網站的相關資訊
1.
連結至我們網界博覽會作品網址(Chinese)
連結至我們網界博覽會作品網址(English)
2.
連結至我們學校的首頁
3.
專題研究計畫完成日期:2002年2月9日
4.
學校:私立慧燈中學
5.
縣市:宜蘭縣員山鄉
6.
老師或班級:李冠芳主任
7.
多少學生參與這個專題研究計畫?七位學生
8.
他們的年紀是:16歲~17歲
9.

專題研究計畫連絡Email信箱:new_andre@hotmail.com


專題研究計畫總覽
1.
我們參加的網界博覽會類別是:地方人物領袖
2.
「我們的地方社區」說明:
  宜蘭,如同大家所知道的,是個淳樸且富有人情味的淨土,就因如此我們擁有──曾舉辦過「千人移廟」的二結社區、推動稻草產業及提倡環保的珍珠社區、以製作傳統木屐聞名的白米社區和培育武獅團的玉田社區•••等社區,這些社區的發展,除了傳承先民的智慧與理想,並將之發揚光大,更展現出傳統風俗、文化的特點。
3.
專題研究計畫概要:
  林忠勝老師曾說「教育是立國的根本,也是百年樹人的大計」,因此在這個教育改革的非常時期,台灣教育面臨新的轉型,林忠勝老師(也就是我們私立慧燈高中的董事長)對此有著不同的理念,他急切的希望能造就出一所五育均衡、培育全人、且熱愛鄉土的學校,我們對董事長如此不凡的理念,深感興趣。所以,我們才以林忠勝老師作為這次網界博覽會的主題。
4.
我們的網際網路環境:
  我們大多是在學校完成的,利用學校的586電腦以及學術網路專線。放假時,隊員則使用家用電腦及ADSL來連上Internet。
5.
我們克服的困難:
  一開始我們以為這次的研究對象「林忠勝老師」的資料並不難搜集,但是事實卻不然,原因是「林忠勝老師」長期在國外演講,在國內的時間並不長,因此我們僅能把握「林忠勝老師」在國內的時間來進行訪問,然而,除了資料搜集不易之外,我們還遇到了時間上的問題及設備問題。因為我們這群工作夥伴們全都是學校住宿生,白天我們得認真的上正課,因此我們只能利用晚上的課餘時間來完成這龐大的工程。而住在學校,又跟在家時不同,一些設備都得必須事先經過申請、報備等重重關卡,才能使用。但就是因為一路上走來不易,使我們更瞭解團結的意義。

•大家在思考著如何完成大事紀
•時間緊迫,分工重要
6.
心得箴言:
  我們其實在一開始就決定參加這個網頁比賽了,也就是說,在九月多就開始醞釀。然而,我們卻遲遲到報名的倒數兩天才完成報名、要截止收件的前一個禮拜才動工,為什麼?不可諱言,高二的學生沉重的壓力必定是一個理由,卻不是一個完美的藉口,缺乏完整的分工計劃,時間總是難以配合才是最主要原因,總之,我們製作這個專題網站真的是艱難重重。好在,我們之間存在著雖不是100%的默契,也有99分的高標準。當大家團結一致的樣子,讓人看了真的是很感動、很感動。我們在採訪的過程中也了解到了記者的辛勞、有時舌頭會打結的尷尬,然而,我們總是樂在其中,我們很感謝台灣網界博覽會,讓我們有這個機會,強迫我們自己勇於踏出第一步、踏出我們不曾走過的第一步。
最後我們仍希望這個專題製作的網站,能夠發人省思,也能夠引起迴響及共鳴。因為我們也認為「堅持 教育 救台灣」。

專題研究計畫要素
1.
你們從事本次網屆博覽會專題研究計畫的研究與活動如何有助於你們的學校教學和課程需求?
  從我們這次的活動中,知道了以前人們讀書的艱辛與困難,但現在的我們這些學生,生活在人人都可以唸書的環境下,卻不知努力。近來的社會上,出現很多令人感到可悲的事,讓人們不禁想到,是不是教育失敗所造成的後果。很多家長以及社會人士便紛紛響起教改的聲音,「林忠勝老師」就是其中之一。他為了要辦一所可以讓學生自由學習的學校,從民國72年便開始四處奔波,直到87年,在宜蘭的員山開辦了一所國中,也就是「慧燈國民中學」,89年又成立了高中部,正式改名為「慧燈高級中學」。從他創學校、辦學校的過程中,我們看到一個人為理想奔波的堅持與毅力,我們要學習的,就是這種精神,讓我們更上一層樓。
2.
你們使用了哪些資訊科技來完成你們的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畫?
應用科技
用於...
 口頭採訪 聯絡到需要訪談的對象之後接著就是與其面對面或者利用電話訪問
 網際網路 利用中華電信512K寬頻ADSL讓我們可以更方便的交換檔案。
 書籍、報紙 以便了解有關於林老師更多的資訊。
 電話、傳真機 隊員、訪談者之間的聯繫。
 掃描機 將手邊的資料變成數位、可在電腦上應用編輯的資料。
 電腦軟體 PhotoImpact 6.0、Dreamweaver 4.0、Photoshop、Realproducer、漢王OCR 5.0 增強版...etc
 數位相機 訪談時重要的工具,能將受訪者利用數位影像紀錄下來
 軟體版權 特此感謝、聲明本專題研究網站之左邊選單取自微軟公司Internet Explorer 6ICQ.comICQ 2001b
3.
你們用什麼方法透過線上或個人接觸來扮演你們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畫之"大使"或發言人角色?
  我們一開始藉著學校主任以及老師的幫助,請到了「慧燈補習班」創辦人之一的「林光義先生」以及董事長的高中同學「王啟化老師」,從他們談董事長的故事中,讓大家都十分的有興趣。
其餘訪問到的那些人士,也都是和「林忠勝老師」一起打拼創學的朋友們,他們讓我們得知許多辦學校的困難,讓我們知道現在我們能身在這樣美麗的校園是如此地得來不易。
4.
你們的專題研究計畫對你們的地方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和衝擊?
  宜蘭,這個晚西部開發100年以上的鄉下地方。為什麼會有那麼高的知名度?我想不外乎是因為現在的行政院院長是以前宜蘭縣縣長吧!這也許是是原因之一,但我們卻認為是宜蘭這個地方文化的關係。早在清代,宜蘭就設立了一個專門培養人才的仰山書院,也許就是這樣的關係,宜蘭的教育文化才能藉由蔣渭水等人保留下來。宜蘭人開墾荒地時的精神,「不屈不撓、實事求是」,這,也是我們的學習精神。然而,台灣現在強調功利主義的學風,讓真正想學習的人漸漸卻步,最後大家不懂的思考、不懂得去反思,一味地相信課本及參考書上的知識。我們希望,我們能利用這個專題研究計畫告訴大家,教育與學習一定得「不屈不撓、實事求是」,進而改變我們「學習只為了獲得更高學歷的必經之路罷了」的觀念。
5.
你們地方上的其他成員如何提供協助或義務參與你們的專題研究計畫?
  我們很感謝隊長的姊姊能夠提供他的美工長才,幫我們設計一些很漂亮的圖。此外,我們更感謝接受我們採訪的王啟化、楊政夫、黃浩然、劉清標、林光義及張寬如老師接受我們的專訪,特別是楊政夫老師對我們的協助更顯熱心。
  最後,我們得感謝我們的指導老師李冠芳李老師幫我們商借到電腦教室,並全心全意的與我們一起尋找資料,當然,我們也得感謝接受我們數次採訪的林忠勝老師,能夠在百忙之中抽空與我們會談。
6.
發現、教訓和驚奇
  在學生的心目中,總會覺得那些社會上知名的人士們,對我們而言,是很遙遠的,尤其,我們此次的研究對象,又是自己學校的董事長,更令人既緊張又害怕。透過訪問學校的老師和主任,以及董事長的親人和友人,不僅讓我們知道了學校的歷史由來,也讓我們了解平日待我們甚嚴的老師及主任們,對我們的期待及信心。為了「林忠勝老師」的理想,學校老師們無不用心教學,主任們無不費心地糾正學生,只為了「理想」。是怎樣的力量能讓全校的老師及主任如此的盡心盡力,林忠勝老師他,就有這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