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音:
布農族的杵樂,是用合奏的樂器,布農族的樂器以即興演奏為主,古代布農族人,每當部落有重大公共祭典時,或有族人結婚時,族人會集中在部落的小米,在搗米場搗米,以準備釀小米酒,他們發現杵音有其一定的結構與秩序,用十二根長短不同的杵,交替在石盤上敲打,並發出各種不同清亮的聲音。

栗作祭儀:
布農族人重視栗作祭儀,源出於對祖靈的信仰,祈求在祖靈的保護下,栗作能順利快速成長,以其有豐饒的收穫。

服飾文化:
布農男子也有穿著紅色衣服,但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穿著紅色衣服,只有獵取過人頭、山豬、山鹿的英雄,才可以穿紅色衣服,是表示英勇的意思。

連杯:
連杯是原住民的一種特殊形態器具,供飲酒用,合歡者二人,一人以左手一人以右手端杯共飲連杯,多用於歡宴或祭儀,故多刻意裝飾,常雕刻有線文或漆 文。雕刻著在原住民族的樸素生活中的情感。

圖騰:
圖騰為原住民保護自己部落以及鎮部的一種,象徵大部分以圓木雕刻而成,刻畫人物及動物,其圖騰高度沒有一定標準,也不刻意侷限幾層,完全以各部落決定。

百步蛇圖紋由來:
傳說古代布農族,有一名婦女先生要參加盛典,必須要穿著盛裝參加,她苦思著要如何編織一件盛服,她走在郊外,適巧遇見一條百步蛇,覺得它的圖紋甚是美麗,便與百步蛇商量借牠背面的圖紋編織,其他婦女看見了,便爭相模仿,自此百步蛇的圖紋成了布農族男子上衣背後的主要基本形式。

石臼:
石臼是用來專門作米糧用的石臼,質地非常堅硬,據說用石臼做米糕味道特別芳香,石臼的樣子酷似石頭盆子,平常石臼不做米糕時,還可以作為其他用途,如儲水器,或裝米器。

生活娛樂:
布農族人盪鞦韆其意希望在小米成長如鞦韆的高,也期許事業發達之意,盪鞦韆雖為休閒遊戲,也充滿著宗教祈禱行為。


住居文化:
傳統的石板屋對原住民來說,還具有倫理觀念文概念,文化延續及宗教崇敬的意義,屋架之低宮低、僂背而入,即象徵著對祖先建屋的辛勞以示尊敬,也對家中長輩表示恭敬的意思。

台灣情形:
台灣布農族的原住民為高山族旗中的一支,其居民分布於台東縣至花蓮縣山區,沿花東縱谷至中央山脈,都有布農族部落居民,主要以耕種小米為主食。

生命祭儀:

打耳祭是布農族生活中最重要的生命祭典儀式,由於水鹿的體型比山豬山羊為大。因此族人在每年豐收祭典時,將鹿耳割下,掛在樹枝上當靶射擊,全族的男士都要參加射擊,它的意義是要尊敬善獵的英雄,順便教導小孩子練習射擊。

狩獵文化:

對布農族的男人們來說,狩獵,不但是部落生存的命脈,也代表個人的能力,只要狩獵本領高人一等,就會被當成英雄。他們每次的活動中,都會分成『生火祭』『獵槍祭』『射耳祭』,而一年只有一次的『射耳祭』,是非常令他們期待的。首先,主祭者會把山豬、山鹿的耳朵,分別安置妥當,便正式展開了活動,只要有射中鹿耳的人,今年就一定是個大好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