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逢  阪  事  件  紀  念  碑

海拔高度︰412公尺  
新武簡介︰公路上方為新武原住民部落,盛產玉米、小麥、李子,新武為新武呂溪與大侖溪交匯點,溪蚌為天然露營區,平時溪水清澈為天然戲水勝地。

日本統治台灣時代,新武呂溪附近山區,散居著布農族的部落,日人為了方便統治管理,於是便用強迫的方法,強制布農族人下山定居。如果不聽從,就放火燒房子或者用大砲轟擊聚落當做威脅︰另一方面,也同時大肆搜刮布農族賴以維生之槍枝、彈藥,布農族的族人為了族群命派之延續,於是便發起有組織之抗日行動。
   民國二十二年,「下馬」(地名)對岸之布農族聚落青年、李永和、蘇已利等十人突擊新武附近的逢阪派出所,擊斃兩名日本警察及警察的眷屬五名。由於布農族已經先將電話線裁斷,因此「關山聽」派日本警察前進往搜捕時,李永和等人已經突然翻山至清水山區躲藏了起來。因為布農族的族人有著永不屈服的習性,常常不定期突擊日本駐警派出所,造成日本人極大的困擾,因此加強策劃緝捕這些抗日的布農族。造民國二十三年,逮捕了抗日英雄拉瑪他星星,因寧死不屈而壯烈成仁。

從此以後,日本人為維護關山警備道路之暢通,將而勢利延伸至各山地部落,言設置派出所十六處,瞭望台二處,兵營及砲台三處,可見日本人因為懼怕布農族人,而採用高壓防備的方式來應付,然而這也彰顯了布農族為生存而戰,堅忍不移之鬥志。

(這篇文章,為了讓小朋友更容易讀懂,我們參考碑文內容,

將它寫得白話些,文字大意與碑文的意思相同)

南  橫  砲  台  的  故  事

        日本人自佔據台灣以來,對於生活在山中的布農族一直想要用武力壓制他們,引起布農族的反彈。於是布農族反撲,使日本人生活便飽受威脅,於是便召開會議,架設鐵絲網,並在鐵絲網上通電,用這樣的方式來阻隔布農族的侵擾。另一方面,它們開會集思廣益,想著如何對抗布農族。於是,便有了「八通關古道」與「關山越嶺古道」開鑿的計畫,而「關山越嶺古道」就位於也就是南橫公路的前身。(八通關古道日據時期稱為「八通關越警備線」﹔關山越嶺古道,在日據時代稱為「關山越警備線」,也就是為了駐警而開鑿的一條道路)

關山越嶺古道開通之後,日本人便利用這條道路,運輸各項軍備裝置,如大砲、槍枝等等,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要鎮壓和對付布農族的族人,您所看到的這們大砲,就是當時鎮壓當地布農族人的武器,有人說它是以前「日俄戰爭」的戰利品呢!想不到在這個砲台的背後,也有著這麼一段令人覺得難過的「布農族抗日史」吧!所以它可是一級古蹟喔!

<關山越嶺古道小檔案>

這就是「關山越警備線」,利稻至霧陸工程的完成紀念碑!

關山越嶺古道是全省最長的一條古道,全長170公里,從民國二十年完工以來到現在可以說已經經歷了一甲子以上的時間了,這條古道在民國六十一年南橫開通以前,雖然經歷了無數對抗與戰爭,都還是通行無阻。但是自從南橫開通以來,目前整個古道最完整的部份只剩下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所管轄的---高雄梅山至埡口大關山隧道的東側--一段最為精華與完整,是喜歡登山的民眾喜愛探訪的路線喔!

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