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點觀察小組
分會之
美崙山簡介﹝資料節錄自花蓮分會美崙山小組的研究資料─美崙山相思行﹞
  美崙山位於花蓮市北段,標高108公尺,面積76公頃,是花東縱谷
北端隆起的小丘陵。美崙山舊稱有鰲鱉山、八利山、八螺山、米崙山等,民
國四十年改稱美崙山後沿用至今,由於其地理位置及高度使美崙山成為花蓮
平原上的軍事要點,現今國軍亦駐防於此,山上可見相當多的軍事碉堡。
  因位於市區,美崙山開發相當早,原始林相早已消失殆盡,目前最主要
的樹種為人工栽植的相思樹林,此外還有經由鳥類或風力傳播而來的各種先
趨陽性樹種,例如血桐、構樹、山黃麻、樟樹、烏臼等,在陽性喬木之下則
有一至二層林下植被。
  美崙山位於中央山脈東側,且呈南北走向,故東西兩側的坡面上,日照
時數有明顯的差距,就實地的觀察,美崙山的植物分布似乎受到此種地形氣
候因素的影響,東側的植物種類較多,西側的植物種類較為簡單劃一。目前
美崙山已是市民最熱門的休閒活動區了,現在已有英雄坡步道及柏油路面供
市民使用,美崙山的南側目前被規劃為文化保存區,人工設施遍佈,栽植多
為人工所培育,經常修剪而顯的單純劃一,在民國八十五年縣政府收回中油
用地之後,西側坡面將劃為公園用地,成為開放空間,以後勢必會有步道或
其他人為設施被引進,美崙山的植物生態將受影響,因此在開放後的生態環
境之變遷是值得大家來觀察的。
美崙山的地形故事
  在平原上出現這樣一個形似鯨背的山丘,在地形上顯得很突兀,根據地
理學家的調查與推敲,提出一些合理的解釋,或可簡單的描繪出美崙山的地
形歷史:
  第一期:古美崙溪水量很大,很急,將中央山脈的石頭沖下來堆積在河
      口。
  第二期:海水向內陸侵蝕,到達美崙山山麓。
  第三期:板塊運動使美崙台地隆起發生海退,美崙溪轉向沿著美崙山西
      側向南流。
  第四期:美崙山經過美崙溪的切割侵蝕及海水的沖刷,使美崙山漸成殘
      丘。
美崙山的植物
種類
天然植物
  一、原生植物:血桐、構樹、山麻黃、苦楝、樟樹、茄苳、小葉桑、姑
         婆芋、月桃、野桐。
  二、歸化植物:栓皮西番蓮、象草、烏臼、紫花酢醬草、紫花霍香薊、
         昭和草。
人工植被
  一、造林:相思樹。
  二、人為引入園藝植物:鐵刀木、火焰木、春不老、桂花、巴西鳶尾、
    鳳仙花、日日春、銀龍、楓香。
  三、農業栽培:刺竹、綠竹、麻竹、香蕉、木瓜、蓮霧、芒果。
  四、行道樹:黑板樹等。
演替概況
  在天然氣候的條件下,美崙山的植被屬於低海拔闊葉林帶,目前呈現次
生林的狀態,民國四十七年縣府在此大規模的造林,種植單一樹種相思樹,
迄今約有四十個年頭,鳥兒風兒也帶來一些種子在此萌芽,當時可立足於此
的應是喜愛大量陽光的陽性樹種,如血桐、構樹、山麻黃、苦楝等,接著樟
樹、茄苳、白肉榕、雀榕也登場了。
  樹林逐漸長密後,上層的樹冠營造出下層陰涼潮濕的環境,於是各種耐
陰好濕的植物就在此繁殖起來,而爬藤植物也穿梭林間充分利用空間,爾後
,熱心民眾引入了一些觀賞用的園藝術種增添美崙山的色彩,如火焰木、扶
桑、桂花等,甚至栽種的實用的竹林及果樹。
  未來的美崙山是什麼風貌?雖然西側已有較陰性的樹種如江某、紫金牛
出現,但美崙山在太多人為的干擾下,離終極林相是遙遙無期的,我們期望
在現已定位為自然社區公園的美崙山,主管單位能做好導水工作及步道設施
,否則在不斷踐踏植被及雨水的沖刷下,稜線及步道兩側的土壤已逐漸在流
失中,若不能及時改善,花蓮市民在蒼鬱林中散步的樂趣,將成為一種奢求
美崙山常見的動物
昆蟲
  常見的昆蟲有:歌聲嘹喨的熊蟬、彈簧腿的蝗蟲、千子千孫的螽斯、善
於夜晚歌唱的蟋蟀、空中捕殺昆蟲的蜻蜓、愛吃蚜蟲的美麗瓢蟲、穿著各式
衣裳為花傳粉的蝴蝶、還有吃蝸牛長大而終生放光的螢火蟲、讓人看了就想
打的蚊子。
蜘蛛
  目前美崙山紀錄的結網蜘蛛有六科、二十屬、四十一種,遊走蜘蛛(不
結網)六科以上,這麼多的蜘蛛正訴說著這裡的食物─昆蟲很多,結網蜘蛛
會結網等待飛蟲落入陷阱之中,遊走蜘蛛則躲在花中等候昆蟲接近以便捕食
兩棲爬蟲
  攀木蜥蜴平時慵懶成性,食物(例如螞蟻)跑到嘴邊才肯開口捕食,但
見敵人就展現黑色領巾及勤作伏地挺身嚇敵,喜歡停在樹幹上,到美崙山不
想看到都不行;看似溼度不大的美崙山仍可看見蛙類,如白領樹蛙、黑眶蟾
蜍等待著享受蚊子大餐,當然有蛙類就有訓練蛙類跳高的蛇(如赤尾鮐)出
現,因喜歡於夜間活動,故較少發現,白天則有擬龜殼花、過刀山、青蛇在
樹林中活動。
鳥類
  在山中常可看見似落葉紛飛的綠繡眼,蓄八字鬍的烏頭翁,擦大紅口紅
的紅嘴黑鵯,叫聲像敲木魚的花和尚─五色鳥,如琉璃般藍的黑枕藍翁,訓
練蝗蟲彈跳的海盜─伯勞鳥等,還有總是叫著「你過來」或「你好壞」或「
你滾蛋」的竹雞。
哺乳動物─松鼠
  是否常會看見路邊丟了舔的很乾淨的百香果,這是赤腹松鼠(俗稱蓬鼠
)的傑作,其特徵是腹部成栗色,叫時會一叫一舉尾,樣子很可愛,喜於闊
葉樹上築巢,活動於清晨及黃昏,主要以嫩葉及核果為食,同時牠也是盤旋
於空中的猛禽類獵食的目標。
  昆蟲綱、同翅目、蟬科,分布在溫帶至熱帶地區,熊蟬的鳴唱淹沒美崙
山的盛夏,雄蟬集體歡唱的盛況響徹雲霄,鳴聲是發自雄蟬腹部的發聲器,
當發音肌肉收縮時會牽動薄膜,薄膜每秒震動7000次,故能發出嘹喨的
鳴叫聲,藉此吸引雌蟬青睞,以在成蟬2-4週短暫的生命中完成交配繁殖
後代的任務。雌蟲會在樹幹縫隙中產卵,約經一年孵化成蟲,他們會爬至地
面鑽入地下吸食植物根中的汁液維生,在地下可減少敵人攻擊,幼蟲成長期
間很長,有的長達十七年,最短也要一年,成熟後鑽出地面到樹幹上等待羽
化(通常在清晨四、五點左右),金蟬脫殼後蟬又開始為傳宗接代而忙碌,
留下許許多多我們常見的蟬蛻。
來自各行各業的小組的成員
組長
孟慶庠﹝任職於幸福水泥﹞
組員
趙淑琳﹝代課老師﹞
謝淑美﹝花崗國中老師老師﹞
楊婷婷﹝任職於慈濟醫院﹞
周育安﹝任職於安泰人壽﹞
李佳雯﹝任職於慈濟大學﹞
陳慧敏﹝北昌國小老師﹞
張蘇芝﹝花蓮師院環境教育中心﹞
邱信文﹝美術老師﹞
王之崇﹝軍職﹞
他們平常做了些什麼
美崙山生態環境研究與調查
美崙山生態幻燈片專題演講
美崙山戶外生態觀察活動推廣
配合各機關學校辦理各項專題講座與戶外生態觀察活動
解說員訓練活動
我們跟著這些熱心的叔叔阿姨們做了些什麼
我們邀請了孟慶庠叔叔針對美崙山生態作一場幻燈片專題演講
我們參加了美崙山定點觀察小組專為我們舉辦的美崙山夜間生態觀察活動
我們整理了美崙山定點觀察小組提供的照片及研究資料
《玉山?近在咫尺的美崙山!》
攝影:花蓮分會美崙山小組─孟慶庠先生
《花蓮市之肺》
攝影:花蓮分會美崙山小組─孟慶庠先生
《為生命揭開嶄新的一頁─蟬,羽化》
攝影:花蓮分會美崙山小組─孟慶庠先生
《等待》
攝影:花蓮分會美崙山小組─孟慶庠先生
《唯有彎腰低頭才能發現的驚奇》
攝影:花蓮分會美崙山小組─孟慶庠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