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陶瓷的發展



清代的起源

            鶯歌是台灣陶瓷發展最早的地區之一。鶯歌陶業肇始於1804(嘉慶9),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吳鞍渡海來台,在兔子坑從事陶業生產。兔子坑現在屬於桃園縣龜山鄉兔子坑,日據時期事鶯歌大湖的轄區。不久,泉州人與漳州人發生衝突械鬥,由於磁灶人到此地時,大多為單生漢,勢單力孤,不敵對方,不得已乃遷至附近的崁仔角地區。崁仔腳在鶯歌與大湖交界處,早期原屬應辜石庄,日據時期合併到大湖轄區。吳姓業者經營陶器事業直到1853(咸豐3),又開始同樣的械鬥,只好在轉移至尖山。尖山在現在的尖山埔街一帶。此時,吳姓族人由泉州來台加入他們的行列,積極投入陶業生產。早期的陶瓷窯爐往往需要建在山坡上,順著山勢築窯。現在的尖山埔街一帶原為一丘陵地形,很適合於早期蛇窯的建築。加上當地土質很適合製作陶器,所以吸引了業者到那裡設置窯場。從此以後,鶯歌的陶業就從尖山開始發展起來,一直到今天,那裡還有許多窯場,而尖山埔街也就成了鶯歌著名的陶瓷老街。

    磁灶是在泉州府的晉江縣。研究者再19957月到泉州磁灶調查訪問時,了解當地居民大都姓吳,有一個當地的陶瓷技術師吳瑞康說,磁灶地方絕到多數的居民都姓吳,幾無外姓者。磁灶自古以來陶業及非常發達,產品經常外銷海外,為古代貿易瓷的重要產地,到現在仍為陶瓷生產重鎮,不過目前以磁磚為主要產品。其古窯址在該鎮的山尾,現在還以傳統轆轤拉坏法生產粗陶器。據吳瑞康說,當地許多師傅都到海外發展,包括台灣和南洋各地。他父親就是到菲律賓去燒窯器的。另一位陶瓷師傅吳鰍也說,他伯父以前也過台灣。此外,嘉義陶瓷業者吳義奉也說,他們的組籍說是泉州磁灶人,本來也住在鶯歌做陶器,後來才輾轉遷到嘉義去發展。線在鶯歌地區多吳姓人士的組籍都是磁灶人,同慶里里長吳正義就是一例。從以上證據顯示,磁灶自古即為全周陶瓷重鎮,當地陶瓷師傅有到外地去發展的傳統,而鶯歌也卻有磁灶人到來,成為其陶業的創始者。

    由於早期鶯歌地區土質優良,資源豐富,使吳姓家族認為鶯歌的陶器事業大有可為,所以計劃加以獨佔。他們採取極端保護的做法,指僱用從中國大陸來台的同鄉同姓陶瓷師傅,對於異性者製陶技術絕對保密不加傳授。即使在家庭中也是一樣,製陶技術子孫相傳,可以傳給養女和媳婦,但絕不傳女兒,以防外洩。

日據時代的發展

    吳姓業者在這種保護措施下,壟斷了鶯歌陶業達一百多年。這種局面要道日據初期才被打破,這一方面是受到官方力量介入產業經營的影響,一方面是受到台灣其他地區,尤其是北投和苗栗陶業興起的影響。日據初期日本政府為了控制及輔導台灣的產業,曾頒布《產業組合法》,要求各地區相關產業要組織「同業者組合」。1917(大正六年)四月桃園廳三角湧支廳長達協良太郎呼籲,為了地方經濟發達計,以產業組合法為基礎,組織信用組合。這個主張獲得當時地方上多數有力人士贊同,而於同年七月二十六日獲得許可,成立「鶯歌石信用組合」,由傅德令為首任組合長。1920(大正九年)十月一日傅德令辭去組合長的職務,由陳斐然繼任組合長,並因為地名更改,組合名稱也改成「鶯歌信用組合」。成立目的在於提供同業間共同購買、共同販賣、共同利用等三方面的服務。對於原料共同購買,以防止中間剝削;對於產品共同販賣,以保障利潤;並設置倉庫公組員寄倉之用,以降低營業成本。其中共同販賣的的主要產品為地方特產的磚瓦、陶器、茶葉、米穀等,陶業成為組合營運的項目之一。從此以後,組合的力量即介入陶業的經營。1921(大正十年)六月,專業性的「尖山陶器組合」成立,吳姓業者壟斷陶 業的局面被進一步不打破,使陶業的局面被進一步打破,使陶業在鶯歌獲得發展。

    北投和苗栗日據初期陶業即迅速發展。受到日本政府政策性的鼓勵,大量日本資金和技術湧進了北投和苗栗。北投地區的松本龜太郎油溫泉的經營者轉而投資「北投窯業株式會社」。其後繼著後宮信太郎更是當時台灣著名的企業家,其「台灣煉瓦株式會社」的工場遍佈全島北中南東各地,規模與產量之大,在當時無出其右者,使他獲得「台灣煉瓦〈紅磚〉王」的美稱,他在金瓜石的金礦礦場和其他各地的煤礦礦場,又使他獲得「台灣礦山王」的頭銜。他的其他企業還包括了啤酒廠、造紙廠、輪船公司等。同樣的,在苗栗方面,石山丹吾也邀請了近藤釜和南部高治等人先後成立了「苗栗窯業株事會社」和「新竹窯業株事會社」,在苗栗和新竹投入陶業生產。這些人都是資本家,而不是陶瓷技術者。這種經營型態打破了早期台灣以技術人員經營窯場的生態,這些日本陶瓷企業的經營者除了以雄厚資金引進新式陶業機械生產外,並從日本本國和中國大陸引進陶製師傅,使在台灣的日本籍和大陸籍製陶師傅迅速增加。這些師傅除了在北投與苗栗外,也大量地參與其他各地窯場的生產,其中也有許多人到了鶯歌。此外,

    在臺北「臺灣總督府」直屬的「中央研究所」和「工業研究所」對臺灣陶業的調查和研究投入相當大的人力和物力,並對業者作政策性的輔導。

    這種以資金投入陶業經營的模式,很快就影響了鶯歌的陶業生態。此後,

    擔任鶯歌陶器組合長的陳裴然成立了「益成記陶器製造所,窯場的經營著操縱

    處組合業務,據曾經在「益成記」工作的老師傳王漢騰說:當時鶯歌地理業者的產品多都要交由「益成記」銷售,而陶瓷原料的採購也大都由「益成記」控制

    ,尤其是企進口雲傭原料。和吳性業者不同,陳斐然是地主兼資本家,並非由陶業技術人員出身,純粹以資金投入套陶業經營。除了陳斐然外,比較早期經營「王龜生陶器工廠」的王龜生,稍晚經營「王泉記」的王萬好,以及「興隆陶器工廠」的陳旺等人,都不是師傅出身的經營者。這些人都是在商業經營獲利後,投資陶業生產。由於沒有技術的基礎,在設立窯場後,除了引起比較現代化機械設備外,也請福州和其他泉州師傅從事生產。

    從文獻資料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尖山陶器組合」成立後,鶯歌窯場經營者的改變。以下列舉日據時期三份《工廠名簿》得資料加以分析:

    表一 日據時期(1929)鶯歌陶瓷企業生產概況

    工廠名稱                 負責人   產品                   員工數     設廠時間


    益成技陶器製造所 陳斐然   水控土管植木缽   24          大正13.2

    吳水龍陶器工廠     吳龍水   陶器                       5            大正10.6

    吳愛水陶器工廠     吳愛水  陶器                       7            大正10.6

    吳金山陶器工廠     吳金山   陶器                       34          大正12.3

    王龜生陶器工廠     王龜生  陶器                       8            大正10.6

    吳猛陶器工廠         吳猛       陶器                       7            大正10.6

    陳蚤植陶器工廠     陳蚤植   陶器                      9            昭和2.2

    黃永發陶器工廠     黃永發   陶器                       5           大正10.6


    表二 日據時期(1931)鶯歌陶瓷企業生產概況


    工廠名稱                負責人   產品                  員工數      設廠時間
    吳金山陶器工廠    吳金山    植物缽、壺           7           大正12.3

    陶興工廠                陳蚤植    壺甕                      10          昭和2.3

    黃樹木工廠            黃樹木    壺甕                       6            大正10.6

    益成記陶瓷工廠   陳斐然    壺甕、植物缽       19          大正13.2


    資料來源:台灣總督府殖產局邊(1931)•《工廠名簿》

    表三 日據時期(1940)鶯歌陶瓷業生產概況

    工廠名稱                負責人    產品                   員工數       設廠時間


    益成記陶器製造工廠 陳斐然 便器、植木筒      22         大正13.2

    泉記陶器工廠        黃水龍   便器、壺                 6           昭和9.44

    王泉記陶器工廠    王萬好   同                             7           昭和5.7

    興隆陶器工廠        陳旺       納骨壺、土瓶         8           昭和8.3

    協和陶器公司        詹太平   七斗壺、骨壺         11         昭和7..2

    王龜生陶器製造廠 王龜生  金斗、其他             7          昭和13..3

    謀生合製造廠       陳棟樑     納骨壺、土瓶        12        昭和8..2


    資料來源:台灣總都府殖產局編(1940)•《工廠名簿》

    從三個表列資料中可以看出,再1929年登記有案的陶器工廠為八家,其中吳姓業者及佔有半數的四家。其中在1921年(大正十年)六月「尖山陶器組合」成立的同時登記的窯場有五家,而吳姓業者更高達四家。值得注意的是,「尖山陶器組合」成立後,外姓業者已開始介入陶器經營,家數足以合吳姓業者抗衡。尤其是「組合長」陳斐然的「益成記」,規模僅次於吳金山的窯場。到了1931年時,吳姓業者的窯場銳減,只剩下「吳金山」一家而已,而且吳金山窯場的員工數也從最多的34人遽降為7人,已不再見優勢。到了1940年時,《工場名簿》中更看不到吳姓業者的窯場,雖然不列名於官方資料中,並不代表沒有窯場存在,但至少這代表了吳姓業者由盛而衰的情勢已確定。

    日據末期由於中日戰爭爆發,許多福州籍師傅被迫離開臺灣回到大陸,1939年之後鶯歌地區人力缺乏,乃開始實施機械化生產,引進新式動力機械,提高生產效率,使鶯歌陶瓷發生了質的改變。

光復之後的成就

雖然鶯歌陶瓷在日據時期有長足發展,但如果進一步把日計時期設場家數和其他地區比較,就會發現,鶯歌陶瓷在日據時期無論質或量兩方面,都不顯得特別重要。鶯歌陶瓷由於地緣關係,新式陶業無論製陶技術和產品,都無法合北投大規模的日資窯場競爭;傳統陶業也受到松山、內湖窯廠的擠壓,很難迅速發展,只能生產一般日用的粗陶器。但依據1952年《臺灣工礦名錄》,鶯歌陶瓷已從1941年(昭和十六年)的七家迅速增至當年二十五家。可見鶯歌陶瓷業的快速發展,主要應是光復後的事。

臺灣光復後,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都移到台北。北投和鶯歌由於在地理上接近經濟中心和廣大消費市場,陶業或迅速發展。尤其是在1945年之後,台灣與日本貿易終止;1948年之後,台灣與大陸之間的交通中斷,使得台灣陶業獲得發展的最佳時機,鶯歌的陶業景氣相當繁榮。然而在光復初期,北投承襲日據時期日本人經營的規模,從日人窯場出來的本地人也開設窯場,無論在資金、技術、設備和產品的質量等方面,都主控了台灣的現代陶業,成為台灣陶瓷業的領導者。同一時期的鶯歌陶業雖然也有大幅進步,但光芒被北投籠罩而相對黯淡。此一時期鶯歌窯場數增加得相當快,事實上,其成長的家數要比北投快得多,但在規模上尚不足以和北投抗衡。產品仍然以傳統粗陶瓷為主,但逐漸轉向碗盤和瓷磚發展。

  在1960年代中其因為台北市禁燃生煤,以維護空氣品質,始北投的地區陶瓷發展受到影響。此外,北投貴子坑溪兩岸的採土場長期洗土造成的環境破壞,在1970年1颱風所造成的災害中顯露無遺,因而遭到禁採命運。這些因素使得北投陶業失去賴以競爭的先天優勢,發展受到近一部的限制。然而實際上,北投陶業的沒落以經濟與非經濟因素為最重要。經濟因素方面,由於台灣經濟的迅速發展,台北市地價和工資不斷上漲,而產品售價卻無法相對提高,使得窯場獲利情況急遽衰退,難以為繼。前身為「台灣窯業株式會社」的「工礦公司北投場」在經營不善後把廠房轉手,兩三年內心的經營者就把工廠結束,改建住宅出售,獲利之豐,遠遠超過經營窯場的利潤。另一家「金義合」也在窯廠結束後,把原址出租給某汽車廠作為展示場與維持工廠,每月租金高達數十萬元。毫不費力地坐收租金所得的利潤,遠超過汗流浹背辛苦經營窯場的所得。在非經濟因素方面,勞工意識抬頭,使得勞資關係惡化,也讓經濟者心灰意懶而關閉窯場。

  以上影響北投陶業發展的負面因素,在當時的鶯歌都尚未發生。由於地緣關係,北投陶業沒落之後,許多業者和技術人員紛紛到鶯歌另謀發展。早在日據時期就有北投業者許海水和陳泉興轉到鶯歌設立窯場:光復之後也有工礦公司技術人員林國華等人到鶯歌來。鶯歌承襲北投陶業資源,成為台灣陶瓷的新發展中心。

    由於北投以碗盤和陶瓷、耐火磚為主要產品,所以遷移到鶯歌來的場主要即是從事碗盤和磁磚的生產,向許海水、陳泉興和林國華都是。由於碗盤和瓷屬於石陶器(stoneware)的品質即原料和技術都不同於傳統的粗陶器,使得鶯歌的陶瓷發展從粗陶器轉向石陶器。石陶器的坯體較白,使其裝飾方法由傳統粗陶器的樓空、貼花、鑲崁、刻畫等技法,逐漸改為以彩繪為主的裝飾技法。而碗盤和瓷磚的生產冶遊傳統手工的拉坯和土條盤築法,逐漸為機械鏇坯與衡床壓坯法取代。石陶器的發展使鶯歌陶瓷走向另一新境界。 

    1970年鶯歌引進天然瓦斯之後,產品品質獲得大幅改善,進而在很短的時間內,即由石陶器產品向陶器(porcelain)的品質發展。配合產品的提升,現在化技術與機械不斷地引進鶯歌的窯場,使其品質與產能不斷地提高。這種局面使鶯歌陶瓷的發展形成兩個大趨勢。一方面,擁有雄厚資金投資的企業走向資本密集和技術密集的機械化生產。這類窯場設備現代化,產品以餐具陶瓷、建築陶瓷和衛生陶瓷為主,工廠規模很大,技術不斷提升,產品不斷地更新。家數並不太多,但其營業額卻是最多的,而其引進的新技術也帶給其他業者很大的啟示。另一方面,未能具有雄厚資金的窯場則以技術密集的方式經營,不斷地研究各種釉藥和生產的新技術,產品向附價值更高的裝飾陶瓷和工作室陶瓷藝術發展,製作仿古花瓶、神像、茶壺和陶藝品等。這種窯場家數最多,佔鶯歌陶業的大部分,但規模都不大,產品卻十分精緻。至此,鶯歌陶瓷的發展才達到了現代化與藝術化的境界,成為名副其實的陶瓷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