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台灣網界博覽會
《專題研究計畫簡報》


         

1.我們的作品:消波塊傳奇

2.我們的學校:花崗國中

3.完成日期:2000.12.26

4.我們是花蓮縣花蓮市花崗國中

5.指導老師:謝淑美老師、劉立軍老師、劉育英老師

6.總共有八位學生參與這個研究計畫

7.我們主要是13∼14

8.E-mail信箱:k80335_toby@sinamail.com

回到最前

1、我們參加的網界博覽會類別是

國中組」「地方環境議題類」。

2、「我們的地方社區」說明

   花東海岸曾經是被葡萄牙人稱為「福爾摩沙」的美麗地方,而如今這地方卻被消波塊所佔領,不僅僅是花東海岸,全台灣的海岸都被消波塊所包圍,形成了可怕的消波塊長城,而不僅在海邊,草叢堆、道路旁、農田(農田?沒錯,連農田都放消波塊)均有消波塊,而消波塊為什麼要放?那邊的人有什麼反應?這些訪問的人都算我們的地方。  

這就是農田中的消波塊,很神奇吧!

3、專題研究計畫概要

    消波塊是一種國外沒有的東西,在政府的眼中,它是一種拯救海岸免被海水侵蝕的救星。但近年來,海岸不但沒有免於侵蝕,而且擁有世界級美景的東海岸,被放滿了消波塊。海岸不見了,只剩下一個個的大「肉粽」。所以我們便去瞭解這些消波塊,聽聽官方的說法,訪問住在哪兒的人的感覺,也去訪問專家們的意見,讓大家認識消波塊。

花東海岸佈滿了消波塊

4、我們的網際網路環境  

      我們學校用的區域網路是ADSL,上傳的速度是:512k,下載的速度為:2mb。雖然每次在最緊要關頭的時候網路都會掛掉,但還是不錯的。而在家裡用的是撥號網路,有連結到花蓮師院也有連接到花蓮縣教育網路中心的,雖然速度不快,有時也不太穩,但將就著用,也是有總比沒有好。

5、我們克服的難題

由於參加過上一屆的網界博覽會,彼此培養了默契,因此做起來遇到的難題比較少。
遇到的難題有:
1.原本要用E-mail去訪問位在台中的港灣研究所,想聽聽官方的說法及為什麼要放消波塊?放在哪兒?要放哪種類型的?這都是我們的疑問?但是我們連續發了好幾封E-mail他們都沒有回,真是令我們好生失望。最後只好放棄!用他們網站的圖來說明官方認為消波塊的作用。
2.在寫現在這份專題計劃簡報時,那些字數的限制讓我們苦惱不已,因為我們有太多的事情想表達,太多的事想要呈現,記得去年是沒有限制的,可以讓我們發揮的淋漓盡致,所以我們只好絞盡腦汁的「刪」,這真是一件痛苦的事ㄚ!而且我們本來想請老師幫忙寫,但老師瞭解得太少了,所以只好又是隊長操刀,寫了兩、三天,才寫好文案。
3.我們擔心環境議題太沈悶,消波塊大家會看到煩,所以在作品完成之後,請了學校的幾位老師及家長觀看,有的是網頁專家,也有Flash的專家,也有完全不會電腦的老師,他們提出了很好的改進內容,我們一一的修正,受益良多。

6、心得箴言

台灣被消波塊所包圍,何時才能再恢復往日福爾摩沙美麗的容顏?  
為了做消波塊挖山填海,這無疑是飲鴆止渴。  
不要再丟消波塊啦!快點救救台灣海岸吧!

回到最前

1、你們從事本次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畫的研究與活動,如何有助於你們的學校教學和課程需求?  
    因為調查各地的消波塊,我們走遍了花東海岸公路、花蓮溪、美崙溪、三棧溪、十二號橋野溪、嶺頂海邊、水璉牛山、和平水泥專業區,每一次出野外無疑都是一次精彩的戶外教學,並不單單只是去找消波塊,而更是認識當地的生態,也觀察放消波塊以後的各種變化。
    而在訪問的過程中,每一次的準備都是一種學習,從問題、瞭解這個人的背景,這都是一定要做的功課;而訪問的過程更是一種磨鍊,如何將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抓到問題的重點,紀錄採訪內容,都相當的重要。

這就是可怕的和平礦區

    因為是有關環境議題,必須對消波塊這個問題做一個客觀且深入的瞭解及判斷,所以上網路蒐集資料,聽聽有關學者的意見,這都是幫助分析判斷的好方法,所以我們學到學校所沒有教到的寶貴經驗。

 

2、你們使用了那些科技,來完成你們的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畫?
    為了讓大家知道消波塊的真面目,我們是做以圖片為主的網頁,照相機及數位相機成為我們最主要的工具,而因為要實地訪查,交通工具更是必備的條件,師丈的吉普車,載著我們上山下海,揭發消波塊的神秘面紗。
   文案的部分,大部分是以訪問稿和圖片的解說為主體,事先收集資料,設計訪問問題,然後電話聯絡、口頭採訪,所以我們有用到報紙的報導和錄音機,在處理照片及幻燈片用到掃瞄器,幻燈片的掃瞄是一種新的技術,要附有光照的掃瞄才能使用,在處理照片和網頁的編輯,我們閱讀了許多相關的電腦書籍和用到
cool 360GIF動畫製作、DHTML特效、Photo Impact 5.0及最重要的FrontPage等軟體,這些軟體,有的是學校電腦本來就有的、有電腦老師給的、有老師的兒子給的。
     其中最有價值的工具是照相機,因為透過照片更能呈現出事件真實的那一面,再多的文字敘述也比不過一張生動的照片。而網際網路最有用,因為要了解全台灣各地的消波塊,必須上網查相關的資訊。

 

3、你們用什麼方法,透過線上或個人接觸,來扮演你們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畫“大使”或發言人角色?

    在做本計畫時,我們曾多次登門拜訪當地的居民,瞭解他們對消波塊的感覺,更聽聽他們看到消波塊到底有沒有防止海浪侵蝕海岸的功用,也將他們的意見發表在網路上,讓大家聽聽接觸消波塊最多的人,他們的心聲。我們可以說是他們的發言人。
    長期關心環境議題的齊淑英老師,在接受我們的採訪之後,看到我們所做的網頁後,計劃將這個網頁出版成書,帶著這個網頁,到台北去募款,找出版商談,而在她的演講中,也用到了消波塊的網頁,間接的將我們對消波塊的看法傳達給大家,也引起大家對消波塊的重視。

訪問住在洄瀾灣的古貴珠

    而我們也接受網界博覽會(教育電台節目)的採訪,透過廣播,讓全台灣的人重視消波塊的問題,也設立討論區投票區讓大家發表對消波塊的看法。  

 

4、你們的專題研究計畫,對你們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和衝擊?

    從前,經過花東海岸公路,車子總是呼嘯而過,看到消波塊,只覺得它好醜,也不會去關心,就算消波塊放在路旁,也只是感覺心中一個問號。但自從做了網頁,深入去瞭解它,去探討它,才發現這是一個很普遍存在的嚴重問題。也因此去注意、關心它,連看到電視上報導颱風天不要去海邊的新聞,都不會去理會那滔天的巨浪,而會注意到成排成列的消波塊,看來真是中毒已深。
   「花蓮是台灣最後一片淨土」,現在聽起來真是諷刺,其實實地去瞭解,才會發現問題的嚴重性,像去和平水泥專業區的時候,看到為了做那雄偉的消波塊而挖山、破壞森林生態體系的水泥時,心中真是無限感慨,為什麼台灣人那麼笨?要去挖山填海呢?
    而看到三棧溪以前湛藍如寶石的溪水,跟現在細流如病的景象,又是一陣痛心,數百萬年來沒改變過的溪流,為什麼才幾年就改變得這麼劇烈呢?

未放消波塊的海岸和有消波塊的海岸差多少啊!

 

5、你們地方上的其他成員,如何提供協助或義務參與你們的專題研究計畫?  

    齊淑英老師為我們講解幻燈片不知道多少次,提供了許多珍貴的圖片,也將國際最新的資訊帶回來供我們參考,甚至騎腳踏車帶著我們走美崙溪,觀察消波塊放置的情形。
    鍾寶珠阿姨開著她的野戰車帶著我們直闖和平港和開採水泥的礦區,將她的百寶箱都全數告訴我們,並和我們一起討論水泥和消波塊的連帶關係。
   黃雍熙老師和她的太太廖惠慶老師在得知我們要做這個網頁的同時,給了我們相當多的建議,提拱我們未丟消波塊以前的河川的幻燈片,而我們也去聽了他的一場有關河川的演講。
   荒野保護協會和天下雜誌也因為我們的請求,借我們相當珍貴的幻燈片,而版權上的問題也都幫我們解決。
   而出野外時,師丈變成了我們的嚮導兼司機,一路為我們解說各地的自然生態及告訴我們以前和現在海岸的差別。  

齊淑英老師 黃雍熙老師和她的太太廖惠慶 鍾寶珠會長

 

6、發現、教訓、和驚奇  

  消波塊是一個無孔不入的大怪物,在任何方便丟的地方都看得到。但是,這些丟的人並沒有做環境影響評估和水文試驗、海工試驗,就達不到消波塊消波的效果。李思根教授曾說過,這些消波塊有的地方是該丟,有些地方是不該丟的。但是他們什麼地方都放消波塊,而且同一個地點放有不同種類的消波塊,同一種的消波塊卻放在不同的地方,道路旁、草叢中、堤防上、香蕉園邊,任何地方都可看到它的「雄姿」,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我們看到消波塊第一層丟了後,慢慢的沈入海中,第二層又立刻補上,一層一層地丟,永無止盡地丟,但海岸仍持續後退。挖山製水泥做成消波塊丟到海岸邊,這無疑是「挖東牆,補西牆」治標不治本。 
   大家應該設法想出一種完善的方法來防止海岸後退,從治本著手,而不是一味的做這些無意義的事,浪費我們納稅人的錢,希望在大家看到這個網頁後,能有所體悟,集思廣益,共同想出真正有效的辦法。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