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連結至我們網界博覽會作品網址
2. 連結至我們學校的首頁
3. 專題研究計畫完成日期:12/30/2000
4. 學校:桃園縣立壽山國民中學
   縣市:桃園縣龜山鄉
5. 老師或班級:陳仲村  戴孫吉
6. 多少學生參與這個專題研究計畫?十八人
7. 他們的年紀是:14-15
8. 專題研究計畫連絡Email信箱:ctchen@mail.educities.edu.tw

1.我們參加的網界博覽會:
地方環境議題

 

2.“我們的地方社區”說明:

龜山鄉,顧名思義就是一座長得像隻烏龜的小山丘,因此,舊時本鄉曾被叫做「龜崙社」,也是平埔族常聚集的地方。此地分成七大村,而我們只針對兔坑村和新路村兩大村進行探討。

兔坑<兔仔村>

    此地名起源於古早時代,很多野兔在這兒棲息,故因此得名,另一種說法是兔仔坑以前稱為「碳仔坑」或「土坑」,在日據時代開探煤礦而得其名,因「碳仔坑」和「兔仔坑」在台語和國語皆同音,這裡最出名的就是開採煤礦和製磚,當煤礦在60年代走下坡時,製磚業便取而代之,因兔坑山區部分地區的工資屬於黏土,土層很厚,是製磚和衛生器材的最佳原料,也因為這行業的興起,使得兔坑山區的農業受到嚴重的煙害污染,加上開採黏土,破壞山坡地水土保持,到現在都無法解決。最近幾年採礦和製磚已逐漸沒落,一些工廠都荒廢了。但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業者在此地蓋倉庫,置放一些工業原料,可是他們並沒有正式的合法登記使用土地,也就是說這些業者違建,這個問題也是成為兔坑的一大隱憂。

新路村<新路坑>

指本鄉龜山,新路兩個村,地名起源於清代赴北道路兒得名,由於取水和耕作方便,居民都選擇山坑之地築屋生活。

重要的聚集地有龜崙、后街、下山腳、拔仔埔(舊地名)特產是百香果,而我們的學校在龜山村內,山水相依,每日都可在校內看到好風景。

 

3.專題研究計劃概要:

我們每個禮拜二都有作資源回收,但是,我們非常清楚,說到「資源回收」,同學可能知道把廢紙,廢鋁罐壓扁,整理成堆,送到教室,但是實際上可回收的東西還有很多,並不限制於此,那麼到底哪些東西可以回收物或不能回收物,這都值得我們去探討。

我們先開一次會,決定我們所要呈現的東西以此來分配工作,尋找資料

內容是:

1)不可回收ㄉ垃圾。

   A:最常見的種類有哪些?

   B:一般人的處理方式。

   C:學校的處理方法。

 2)可回收的資源

   A:常見的種類。

   B:一般人對於可以再利用的資源是如何處理。

   C學校是如何處理的。

 3)資源回收

   A:如何做資源回收。

   B:資源回收的好處。

 4):環保標章。

   A:介紹幾個常見的標誌供大家認識。

之後我們就照著開會時,所安排的進度,陸續完成工作。但廖昆傑、王奕平作網頁最內行,吳玉儒、蔡依璇寫文章,謝金楠、黃怡婷負責網頁美飾,標淑媛和楊蕙瑜負責校稿,林伯翰、高易翔、胡宇凡就管打字,二年級的學弟、妹蕭婉玲、沈郁汝、徐得康、鄭典豪、找資料。因此,我們才能按照進度一步步的完成該完成的作品。

 

4.我們的網路環境
學校目前有兩間電腦教室,各有四十部PII等級的電腦,以ADSL連接外部網路,所以在學校上網速度很快,但成員家中皆是以56K數據機撥接上網。  

製作網頁

322小組合照

 
5.我們克服的難題

我們遇到的難題多到數不清,大至電腦中毒,小至照片不足,或是數位相機的失靈都讓我們覺得挫折有無力感,不過還好仰賴陳仲村老師和戴孫吉老師的鼎力相助,細心的教導我們,我們才能順利度過難關。

 

6.心得箴言

這個比賽我們已經參加了第二次了,說起來已算是老手。但是我們還是像第一次參賽時,那樣的興奮,同時要感謝主辦單位給我們這個機會,藉此來認識教科書以外的知識,這讓我們了解到環境的重要也學習到作網頁的技巧和專題採訪前該如何準備,這將成為回憶中最美好的一部份!

 

1.你們從事本次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劃的研究與活動如何有助於你們的學校教學和課程需求?  

藉著這一次的活動,我們學習認識學校和社區對於垃圾回收的處理方式。像是確實地做好資源回收的細部處理步驟、廚餘的製作方法、數位相機的使用...

遇到一件事時,我們會先開會議,思考我們要做的主題方向,之後,再依個人的專長,適當的分配工作。透過實際的去執行,並經過網頁、書籍及小組的採訪來做個參考,像我們也把資源回收的觀念帶到各班,例如:將資源回收箱放在走廊上,各班也都放置一個回收籃,還有我們發現對於垃圾減量、垃圾分類、資源回收等關於環保的名詞不是很清楚,教科書中也很少這種東西,幾乎都是一筆帶過,都沒有深入的去探討。其實我們在這地區所扮演的角色是協助居民更了解環境保護的概念,進而去加以實現。我們覺得網路上的資料應有盡有,而且所談論的話題對我們而言,都是很新奇的,並且很生活化。跟課本比起來,上網查資料真是一件省時又省力的事。

 

2.你們使用哪些資訊科技來完成你們的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劃?

1)我們用電話聯絡成員及指導老師進行溝通。

2)電腦、電視幫助尋找新題材增加內容。

3)掃描器將資料及圖片輸入電腦。

4)龜山鄉立圖書館、壽山國中的圖書館都可以讓我們找到好多資料。

5)我們也有訂購環境電子報(奇摩站)、蒐集PROECO環耕雜誌上的資料。

6)用e-mail的方式請教鄉長幾個問題。

7)利用口頭採訪,採訪了龜山鄉主任秘書、壽山國中范秋麟老師、黃浩明老師

8)數位相機的使用

9)電腦軟體,我們使用forntpage2000製作網頁,photoimpact 5.0處理圖形,flash 4.0製作動畫,以cute_ftp上傳網頁。

它可以使我們更加的省時又省力,對於我們的研究真是有莫大的幫助!這些工具在學校、圖書館、成員的家中都可以找到。我們認為電腦及一些繪圖軟體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藉此看到許多新資訊讓我們參考,也可以利用它來打字、作網頁,效果都非常的棒ㄛ!我們也使用了數位相機,因為不用再用到掃描器上,直接上傳到電腦中,少了一個步驟,既方便又快速。

 

3.你們用什麼方法透過線上或個人接觸來扮演你們網界博覽會專題研究計劃之大使或發言人角色?

們每個人對於每個主題都是全程參與到底,大家都不願放棄任何一 個學習新知的機會。特別是這個機會是如此的難得。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大使」,每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幾乎3∼4天就來開一次會,目的是可以讓每一個同學都能發表不同的意見,也能把在工作中遇到的難題通通提出來,大家一起找到適當的方法解決問題,每一個專題我們都是勞心勞力把全部的心血放進去,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一定就能成功。這次藉由這個活動,我們對於環境方面有了更多的見解,希望這個網頁能讓更多人了解到環報的意義是什麼!

 

4.你們的專題研究計劃對你們的地方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和衝擊?

藉著這個活動,學校的老師、同學、社區的居民,我們使很多人了解資源回收及垃圾的處理,我們許多同學也因此回到家後也要求父母做簡單的垃圾分類,這是我們的目的,讓每個家庭做資源的分類及減少的垃圾量。我們同時發現到像這種活動有些導師是不支持同學參加的,怕會影響成績,對他們來說這是不怎麼重要的,老實說我們能召集到組員已經很不錯了,所以一切的工作只能靠自己,更別提強化學校和地方的關係,但是我們覺得學校的資源做得不是很好,如果能受到嘉勉,相信必定有更多人來重視它。

 

5.你們地方上其他成員如何提供協助或義務參與你們的專題研究計劃?

成員的父母提供了環保書籍、老師提供我們資源回收、垃圾分類的資料,並講了一些經驗提供我們做參考。組員才發現團結的力量,要把回收的觀念傳播在校園中,真的很難。雖然我們知道可能有很多人不理會我們,但我們還是會盡力而為,努力做下去。在做這項研究時,旁人常在說風涼話,總是希望看我們出糗,但是我們仍然充滿幹勁,勇往直前的做下去,我們誠的希望,不管是學校、社區都能做好資源回收。從我們網頁可以學到如何分辨可回收資源和不可回收的垃圾、正確的做資源回收及如何使廢物變成另一個嶄新的物品。

訪問龜山鄉公所秘書

 

6.大多數網界博覽會隊伍需要很多建言和幫助來完成他們的作品,你們ㄟ?

我們雖然已經參加過比賽,但是我們對於找尋資料,尋求能幫助我們的人不多,我們只是靠成員之間的討論,彼此互相交流意見,找出適合我們的點子,希望我們的網頁公佈時候,能有更多人提出意見,指引我們作出最完美的作品。

我們的幫手有壽山國中范秋麟老師,它提供了好多關於資源回收的資料,也引導我們在作回收時的正確觀念,還有黃浩明老師他給我們很多關於龜山鄉史,地理環境….等等,糾正了以往我們對於龜山環境的錯誤觀念。

而最大的幫手還是陳仲村老師和戴孫吉老師他們是我們的指導老師,經常在背後推動我們一步步完成該做的工作,在我們作校外採訪時,也是老師們開著車送我們去,網頁技術問題也是他們指導我們,才能作出別出心裁的網頁。真的很謝謝他們,讓我們可以獲得最新的時事資料,不用因為找不到資料而苦惱,在網路上的資料很多,網頁才不至於太過單調。

 

7.發現、教訓、和驚奇:

在前部分的收集資料大致上都沒有難題,但是編輯、打字到電腦上卻是非常困難。首先打字後再存檔時,容易當機,必須要注意存檔要備份,否則一旦電腦發生問題,世事難料,我們的檔案就是這樣不見的。這次的研究所帶給我們的經驗是非常的充實,這些都是我們參加這次比賽中,值得珍藏的。

 

成員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