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艋舺人全部都是泉州移民,但同族同姓的觀念非常濃厚,當艋舺與大陸對岸各港口交易繁盛時,三大姓各占一勢力範圍,如:第一水門屬於黃姓,第二水門屬於林姓,第三水門屬於吳姓。道光初年至光緒年間,新店溪上游砍伐後的樟樹,由水路交通至淡水河口岸的環河南路,形成裝卸木料的中心,稱「料館街」,意為「木材街」之 | |
意。占據第二水門的黃姓家族,也就是靠福州運來的建材「福州杉」,和淡水河上游運送下來供造船用的樟木,都集中在該碼頭的勢力範圍,卸貨運銷而興盛。俗稱「料館媽祖廟」的啟天宮,昔時即正對著淡水河口黃姓碼頭,庇護著海上生靈,也眼看著黃姓家族百年來的興與衰。 |
古蹟小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