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花(1933)

arrow.gif (92 bytes)胡美紅所演唱的「雨夜花」

<BGSOUND SRC="q4.mid" LOOP="1000">

歌詞

雨夜花 雨夜花 受風與吹落地 無人看見 暝日怨啜 花謝落土不再回
花落土 花落土 有誰人通看顧 無情風雨 誤阮前途 花蕊凋落要如何
雨無情 雨無情 無想阮的前途 並無看護 軟弱心性 害阮前途失光明
雨水滴 雨水滴 引阮入受難池 怎樣給阮 離葉離枝 永遠無人可看見
雨夜花 雨夜花 受風與吹落地 無人看見 暝日怨啜 花謝落土不再回
花落土 花落土 有誰人通看顧 無情風雨 誤阮前途 花蕊凋落要如何

j1.gif (1981 bytes)

雨夜花落知多少?」雨夜花這一首台語老歌,所經歷過滄桑,實在是最具有故事性的。

一九三一年,彰化人黃周以筆名「醒民」,在有「台灣人的喉舌」之稱的「台灣新民報」發表一篇文章:「整理歌謠的一個建議」,提及他每見台灣孩童如鸚鵡在唱日本兒歌,引以為憂,那時一首日本群馬地區民謠「草津節」真使小孩子唱瘋了。

黃周的呼籲,除了促使全台有志者響應「歌謠徵集(記錄民間歌謠)」外,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幾位作家也想力挽狂瀾,讓「台灣囝仔唱自己的歌」,作家廖漢臣就寫了一首「春天」:「春天到,百花開,紅薔薇,白茉莉,這平幾叢,彼平幾枝,開得真齊,真正美。」鄧雨賢將這首「童謠」變成了「兒歌」,所寫的歌譜正是今日大家傳唱的「雨夜花」旋律。

一九三三年,周添旺進入古倫美亞唱片公司,改填了今日大家所耳熟能詳的「雨夜花」,歌中所寫的是一位鄉下純情少女,愛上城裡的花花大少,不幸慘遭遺棄,而沈淪在黑暗的角落裡,如同凋零殘敗的花朵,在雨夜中獨自顫抖。

「雨夜花」來自一個真實的愛情悲劇,同時也暗喻著台灣人遭日本人壓迫的心境,雖為大調的歌曲,但旋律婉約優美,簡單的音程變化,訴盡內心苦楚,微妙之處,令人拍案叫絕!

這個令人同情的「小故事」,或許只是女性油麻菜籽似的「軟軟心性」命運下的一樁悲劇,但是誰會去認真檢討社會構造根植於男尊女卑傳統下,所造成台灣女性說不完、訴不盡的辛酸血淚

一九四0年,日本殖民政府禁唱台語流行歌曲後,形成的是戰爭進行曲,這些日語軍歌,正式驅策台灣青年投入戰場的「催魂曲」,統治當局為了達到更有效的宣傳,將「雨夜花」的旋律加快,並填上了「榮譽的軍夫」,將之列為必教必唱的「時局歌曲」,什麼「要與花同謝,我選擇櫻花」狂言夢語的歌詞,實在是對藝術創作的侮辱,更令人對背情的「雨夜花」再作更深一次的嘆息。

而這首淒滄哀詞的雨夜花,令人喜愛,其所描述的「雨」、「夜」、「花」,成了台語流行歌曲重要的主題意象,進而影響了台語歌詞的創作方向

arrow.gif (92 bytes)本歌曲節錄亞洲唱片「台灣歌謠典藏集」

回上一頁

按此可下載播放軟體
如果無法收聽歌曲及解說,請由此下載播放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