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春風(1933)

arrow.gif (92 bytes)莊永明老師講解    arrow.gif (92 bytes)朱約信改編的「望花補夜」    arrow.gif (92 bytes)陶吉吉改編的「望春風」

<BGSOUND SRC="q3.mid" LOOP="1000">

歌詞

獨夜無伴守燈下 冷風對面吹
十七八歲未出嫁 見著少年家
果然標緻面肉白 誰家人子弟
想要問伊驚呆勢 心內彈琵琶
想要郎君作尪婿 意愛在心裡
等待何時君來採 青春花當開
聽見外面有人來 開門該看覓
月娘笑阮憨大呆 被風騙不知

j1.gif (1981 bytes)

q3.gif (14581 bytes)

1933年初春,和風拂面吹來,作曲家李臨秋漫步於淡水河畔,對岸觀音山的美景倒映在河水上,腦海一片清明之際,突然浮現「西廂記」裡的詩句:「隔牆花影動,疑似玉人來」接著便思如泉湧,望春風就在李臨秋望山望水的閒情下誕生了。

李臨秋雖指受過國民小學的教育,但他對中國文學情有獨鍾,所以將詩中牆移花動的靈感完整保留下來,而且又趕上自由戀愛興起的時間,將少女少男情竇初開,記靦腆又期待的情懷細膩描述。這首歌旋律易學、易背、易唱又好聽,曾被台大學生稱作是台大地下校歌

《望春風》是每一個台灣同胞都能夠朗朗上口的歌謠,即使是不諳台語的外省人也可以哼上幾句;甚至留學海外的台灣學子,每於思鄉情切、孤單寂寥時,就用《望春風》的音符來填滿內心的空虛,也常在聚會時合唱這首人人都會唱,又能溝通彼此心靈的歌謠名曲。《望春風》非但是一首最具代表性的台灣歌謠,更已成為世界各地的台灣人族群認同的象徵之一。

近年來,在整理台灣文化的系列活動中,《望春風》的作詞者鄧雨賢先生更是被推為台灣歌謠的重要作詞家之一,甚至有「台灣歌謠之父」的美譽。台灣電視公司基於此,還精心策劃拍攝「望春風」電視劇,藉以描述鄧雨賢才華洋溢卻短暫的一生。而《望春風》一曲,也理所當然地收錄為該劇的主題歌,路寒袖和詹宏達也為這齣電視劇寫了一首名為「四月望雨」的歌曲。

此外,《望春風》還有另外一個值得一提的地方:歌詞中的「十七八歲未出嫁,見著少年家」,據李臨秋生前的交代,應該要唱成「當(ㄉㄥ)著少年家」。按台語中的「當(ㄉㄥ)著」,是無意邂逅、不期而遇的意思,與「見著」、「遇著」的意境相差甚多,唯有使用這個字眼,才足以表達男女不期而遇、四目相對的「觸電」感覺。
arrow.gif (92 bytes)來聽莊永明老師解釋

而即使在60年後的今天,望春風仍一直被傳唱著,包括許多新興歌手如陶吉吉、朱約信(豬頭皮)都曾將望春風加上各種曲調,重新翻唱,賦予老歌新風貌。

arrow.gif (92 bytes)本歌曲節錄亞洲唱片「台灣歌謠典藏集」、水晶唱片「辦桌壹」

回上一頁

按此可下載播放軟體
如果無法收聽歌曲及解說,請由此下載播放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