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台灣學校網界博覽會
打狗文化探索隊
台灣歌•寶島情
計畫簡報
專題研究計畫網站的相關資訊
計畫總覽
地方音樂與藝術
台灣島上由原住民、福佬人、客家人、外省人,共同建構了多元化的文化,其共通點是,
我們的前輩都用音樂記下了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因各地環境、受歷史不相同,所以流傳著
極富地方特色的歌謠,這些歌曲代代相傳,反應出過去台灣社會狀況,從這些歌謠中我們
可以探索到一個歷史脈絡,得知祖先們辛苦開拓新天地的故事。
因此我們定義“我們的社區”是台灣全島。
台灣歌謠是台灣人生活中相當重要的精神食糧,人人會唱,但對其中的背景及文化引導因
素卻不完全瞭解,其實每一首歌的產生,其背景都有一則動人的故事,此次研究專題將從
史地文化的各層面,對優美的台灣歌謠作新的詮釋,並由「角色對話」式的方式來呈現。
在學校,我們使用一間共用的電腦教室,透過中華電信
ADSL 的服務對外連接,然而我們
主要是在放學後回家使用自己的網路設備;許多同學家已接有寬頻網路,少部分同學使用
Modem撥接上網,我們最常利用的是隊長家的電腦來撰寫研究報告,使用的是中華電信的
ADSL(512k/64k)。
類別項目 | 遭遇的困難 | 如何克服 |
語言 | 閩南語溝通能力不佳,訪問時無法完整表達 | 收聽台語節目、與台文促進會的伙伴互相討論 |
觀念 | 研究態度不夠積極,導致計畫延遲 | 隊員間不斷的互相激勵並監督 |
經驗 | 訪問經驗不足,訪談時容易緊張 | 事前做好規劃,並與受訪者先進行溝通 |
時程 | 課業壓力沈重,無充裕時間進行訪問 | 將研究時間延長為一年,妥善擬定研究計畫表 |
技術障礙 | 部分隊員網頁製作能力不足 | 輸入資料後交由力君和竣丞統整 |
團隊合作 | 事前溝通不足,導致無法得到預期效果 | 每個月至少進行二次討論會,並利用網路來聯繫 |
訪問長期創作歌謠的鄭智仁醫師 |
訪問推廣本土文化的余國信大哥 |
研究的重要關鍵是認真和積極的生活中的事物,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計畫要素
這一段解釋你們的計畫是怎樣符合網界博覽會的宗旨
透過本次研究計畫,我們做到了多元且多方面的學習:
基礎課業方面,我們深入瞭解台灣歷史和地理環境,暢談台灣史成為我們的拿手本領,此
外撰寫並整理史料及訪談資料,使我們的國文寫作能力增強許多,能夠精確的傳達理念。團隊合作方面,我們透過多方面的溝通討論,接納隊員不同的意見,統整出最可行的方式
,並懂得尊重他人並針對長處加以學習。資訊能力方面,我們瞭解透過網路來召開線上會議可突破時空的限制,例如我們透過ICQ
與永續台灣文教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商討「台灣歌謠研習營」的計畫案。思考能力方面,我們一同腦力激盪,突破制式的思考模式,善用創意思考來表達我們的研
究成果,例如我們塑造的「阿達」來述說台灣歌謠的故事,還創造出「打狗波特」來擔任
網站的導覽員,讓作品的呈現更具親和力。
與簡上仁老師在高雄市音樂館 | (右)竣丞、宜珮、劉老師、力君、淨惠 |
使用科技 | 使用方式及過程 |
◆口頭採訪 | 訪問鄭智仁、蔡振南、簡上仁、嚴詠能、莊永明、顏信星、洪雅書房、台灣的店,並與社區的居民和家人暢談台灣歌謠的故事 |
◇視訊會議 | 使用NetMeeting及HearMe進行線上團隊會議 |
◆博物館 | 參與高雄市歷史博物館及音樂館的展覽活動 |
◇圖書館 | 利用文化中心圖書館、校內圖書館,蒐集書面資料 |
◆書籍、報紙、錄影帶 | 四處收集相關書籍,共計有25本,錄影帶18捲、聯合報簡報一本 |
◇MD、錄音機 | 進行人物訪問時將現場聲音錄製下來,再轉成電腦語音檔 |
◆照相機 | 利用照相機拍下我們的工作情況和研究動態 |
◇電視及收音機 | 透過媒體瞭解歌謠,觀看「台灣南歌」及收聽「台灣音樂之旅」 |
◆掃描器及印表機 | 利用掃描器整理相關圖片,列印文件作為書面存檔 |
◇電話及傳真機 | 利用電話確定訪問行程,利用傳真機傳真訪問稿 |
◆電腦軟體 | PhotoImpact、FrontPage、Real Encoder |
◆第一階段:由家庭出發
我們先由自己家裡出發,與長輩聊聊老歌的故事,在聊天的過程中,我們體會到這些傳唱
超過半世紀的歌謠和生活是緊緊結合的,像淨惠的奶奶說:「以前住在鄉下時,河邊有好
多的白鷺鷥,那時候我們都喜歡唱著白鷺鷥..車畚箕..」◆第二階段:和社區的居民交流
我們前往公園和文化中心等地,和社區的居民暢談台灣歌謠,有些長輩對於我們這群小孩
子要研究這些老歌感到十分驚訝,而且一談起這些歌謠,就有說不完的往事,彷彿又回到
當年的時光,每次要離開時,他們總會問我們說:「什麼時候再來聊天、唱歌啊?」◆第三階段:與校園內的同學互動
透過與長輩的對談以及研讀了書面資料後,我們對所要研究的主題「台灣歌謠」已經有初
步的認知了,為了讓更多同學能夠瞭解到這些歌曲的歷史與價值,我們將所收集到的一部
份書籍和錄影帶捐給學校圖書館,讓同學可以參考,也有同學因此對台灣歌謠產生興趣,
針對此主題來撰寫「音樂科研究報告」。◆第四階段:成立主題網站,召集同好,累積團隊力量
我們建構了「音樂台灣」網站,透過網路的傳播,讓對台灣歌謠有興趣的網友能夠在線上
獲取相關資訊,也有許多長期研究台灣歌謠網友提供我們許多相關資料。◆第五階段:藉由媒體和研習營影響社區民眾
我們要以實際行動讓社區的民眾感受到歌謠之美,於是我們協助永續台灣文教基金會舉辦
「第一屆•台灣歌謠研習營」,共有48位學員參與這次的活動,在四天中利用田野調查
、專題研討等方式來學習,營隊期間也有許多媒體採訪報導。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隊隊長劉力君受邀到「高雄警察廣播電台」主持一個介紹台灣歌謠
的節目「瓜妹不唱歌」,從屏東到嘉義地區都可以收聽的到。◆第六階段:參與衛星遠距教育計畫,將研究成果推廣至全球
由交通大學、新竹縣政府、中華電信合作的「iLearn教育衛星網」,利用衛星和網路結合,
提供偏遠地區的朋友一個寬頻的學習環境,我們團隊將負責「鄉土音樂」部分,這個計畫
將於明年開始進行。
暑假在台南協辦「台灣歌謠研習營」 隊長主持電台節目「老調重談」
透過研究計畫,我們共同去深入瞭解台灣歌謠的歷史與價值,使每位隊員都成為歌謠史的
專家,透過網路傳達我們的理念,讓更多朋友開始重視台灣歌謠的價值,包括一些正在撰
寫學期報告的學生,因為參觀了我們的網站,決定選定台灣歌謠為報告內容。
甚至有遠在南加州的留學生,也來信表示我們的網站讓他感動不已,他已經很久沒有聽到
故鄉的音樂了,這些歌曲讓他想到在台灣的親人和朋友。
另外參與「台灣歌謠研習營」的二十多位伙伴,決定共同建構一個歌謠網站,名為「台灣
咁仔店」,由「文淵閣工作室」的鄧文淵老師擔任站長,未來將持續集合大家的力量在網
路上推廣台灣本土文化。
利用NetMeeting和曾清碩老師討論 | 向曾憲政局長介紹我們的研究網站 |
隊長劉力君和蔡振南先生在大稻埕 |
副隊長許淨惠和莊永明老師在石門國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