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門

城門的故事
  台灣的一些城市,至仍可找到若千古代舊城垣的遺蹟-「城門」,雖然大多已殘破不堪,或者已經整修不復古貌。甚至有些地方,城門早已不見了,但仍沿用其稱呼,如台北市的「西門町」。


  在前清時代,凡設有城垣之處,即為各地方的政治中心點,並成為該地區的經濟和文化的匯集點。但是早在滿清佔領台灣初期,有一段相當長時間,並沒有設置城垣的規劃。後來因為台灣島上相繼發生了幾次變亂,引起當局的重視,基於防備上的需要,才開始在各方政府所在處構築城垣。起初,有的是圍木柵作城,有的是種植刺竹為屏藩,有的則築土堆做城牆。


  後來,由於經濟逐漸充裕,加以武器進步,城垣都改以砌石磚石,如日後人們所見;而城門也修築得美輪美奐起來。因此,原先只是作軍事防備用途的城門,到了後來也逐漸成為威權和文明的象徵。一道城門,分界出城市和鄉野之間的差距。似乎城裡住的大多是有錢和有地位的人,而鄉下人「進城」去辦事也成為一件相當鄭重的事。 

門神

  據專家梁淑貞老師告訴我們,北門城門座的兩側以泥塑製作神荼鬱壘門神,是全世界僅存最完整的泥塑門神,也因此鳳山縣舊城從三級古蹟晉昇為一級古蹟。

  北門外壁右側的門神「鬱壘」,右手執環,左手持劍,氣勢逼人。舊城只有北門出現門神,可能與傳說中北方多惡煞有關。神荼、鬱壘為傳說中的神話人物,倆人專門制服危害人間的惡鬼,因此,相傳鬼最怕神荼、鬱壘二人。民間都以倆人的畫像貼於門上,或直接畫於門上以守護家門。

  「泥塑」也稱為「彩繪泥塑」,為以灰泥塑形而表面上漆的手工藝品。在本省的泥塑作品中,面積最大者為本北門外壁栱洞兩側的門神塑像,這對高二百三十公分,寬一百一十六公分,灰泥上尚留有土黃、朱紅、紫、靛青及黑色油漆。除了龐大之外,人物造形古拙而層次豐富,線條流暢而形象生動,藝術水準也相當高。更難得的是它完成於清朝道光年間,距今約有一百五十年之久,長久以來,任憑風吹日曬雨淋,外形依然大致完整。

  

北門的門神

北門--拱辰門

北門的門神

北門 北門的馬道--遠眺春秋閣 學童們在北門城背向龜山尋寶
龜山八景

  龜山,一名龜峰嶺,位於左營區舊城內,與半屏山遙遙相對,中隔蓮池潭。鳳山縣志云:「龜山在縣治山,近接半屏山,形如龜半蟠,城內繁蔭中,多喬木。居民環居其下,為邑腃穊」。清朝時的龜山環山多翠樹,間植花卉,秀麗幽逸,憑欄遠眺,蓮池潭一片澄碧,田隴間千頃青蔥,儘收入眼底。風景清秀幽靜,春夏秋冬,晴雨晦明,山光嵐氣,尤為佳絕。

  清嘉慶十五年(西元一八○三年),舉人卓肇昌有稱龜山八景云:「山嵐曙色,層巖晚雨,雨中春樹,疏林月霽,晴巒觀海,登峰野望,寒夜啼猿」

詩記:

山嵐曙色

層巖晚照

雨中春樹龜山樹木秀茂

疏林月霽

晴巒觀海,山頂見大海

古寺熏風槷在山頂

登峰野望山峰一望郊原歷落絕趣

寒夜啼猿

 

  南門    東門    舊城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