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聚落的形成,與其產業的發展轉移有著莫大的關係;平溪鄉早期以農為主,除了水稻外,還有種薯榔,所以有了「薯榔寮莊」;另外,也有煮腦、種大青、種冬瓜及蕃薯等作物,但是平溪受限於地理環境,致耕地面積狹小,加上水源分佈不均,想要發展蓬勃的農業相當困難,因此平溪地區最早的漢人聚落,是以小村和孤屋為主的散村聚落形態。這種聚落型態一直持續到宣統年間(約一九一○年)末期,當煤礦業興起之後,因應而生的新行業吸引外來人口的移入,才對本區的聚落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由此可以發現平溪鄉聚落的發展是由農耕時期的河階平原地帶,然後因煤礦業的興起和平溪鐵路的完成,使原是地瘠民貧的山城,步入了發展史上的黃金期,也促使平溪的聚落產生重大的改變,使之轉移至煤礦坑口或煤礦公司與鐵路沿線。 | |
目前平溪鄉地區仍可分為三處聚落:平溪村與石底村聚落聚落、菁桐坑聚落及十分聚落,從它們的現況,仍可看出曾經因煤礦業而發展一時的礦業聚落的痕跡,也由於平溪鄉產業的劇烈轉變,因此建築的型態上亦有明顯的變化,與鄰近的九份相較,兩者的聚落發展過程相似,不同的是九份如今善用其礦業遺蹟,發展成觀光重地,而平溪鄉則仍只在起步階段。 | |
|
順著平溪車站出來的中華街,沿著斜坡路走下來,經過橫跨三坑溪的平溪橋後,便到了與平溪街交叉之處,此地一帶即是平溪舊街之所在。平溪街上仍保有傳統式長條街屋,有些為二層樓的店舖兼住宅,街上的商業種類單純,以日常用品為主。順著中華街過了基隆河上的石底橋,就連接往瑞芳或石碇方向的縣106號道路,另一方向是穿過鐵路橋,經鄉公所及分駐所(日治時期的庄役場即警察分駐所)連接汐止公路,通往汐止或到台北。
平溪鄉村的發展,除了拓墾初期地勢較為平坦之外,汐止公路旁的三坑煤礦區亦為其中之主因,平溪的村民就是靠挖煤為主。日據時期礦場的主管為日本人,礦區設有一家福利社,還有一間中山堂(位於今鄉公所與分駐所間),偶爾還會放映電影。到了民國五、六○年代採煤達到鼎盛時,平溪街上聚集了各種店家,有中藥房、診所、洋服店、五金行、雜貨店等,礦工一放工,就會湧到街上來,街上是一片熱鬧。
走過石底村街尾的石底橋,來到石底街。石底街原本很短,街上的房子都是使用日本運來的杉木蓋的,而一○六公路開闢時,石底村上的三條街,全是從冬瓜寮坑用輕便車運下來的石板鋪成的。這三條街各式店面都有,早期是由汐止來的商人在此做生意,賺了錢就走﹔煤礦興盛時,有幾戶是從東勢格來這裡開店。也帶動了石底村的娛樂事業,如戲院、酒家、撞球場、雜貨店等,家家生意興隆,窄窄的石板街上常擠滿人。
晚期隨著礦業沒落,外地人不再移入,加上平溪鄉的年輕人因就業或就學需要遷住台北,全村幾乎只剩下老人與小孩,從前繁榮的街沈寂下來,只有等到假日遊客來臨,才使老街出現一點生氣。
菁桐坑位於平溪基隆河最上游,也是平溪線鐵路的終點,是平溪地區最典型的礦業聚落。民國九年,因台陽礦業所屬的石底煤礦與菁桐煤礦陸續開發,及平溪鐵路的完成,並以菁桐坑做為終點,使得聚落轉型為礦業聚落。為了大批移入的礦工與職員,台陽公司在此興建大批的工寮和職員宿舍,如今尚存的有白石腳日本宿舍區,以及一坑、二坑一帶,設置的福利社提供日用品,另外也建有俱樂部及礦工醫院,街上也充斥各式商店,如照相館、洋裝店、洗衣店、西藥房、飯店及酒店等。當時礦工一出礦坑,便湧上街頭,街上可說是燈火通宵達旦。
礦業聚落最大的特徵即是「不安定感」,而這種「還未死就先埋一半」,「出坑才是人」的危險工作,在礦業沒落之後便也隨之沒落。民國七十六年五月和十月,石底大斜坑及菁桐煤礦分別收坑停採,許多礦用建築已人去樓空,山坡上仍有日據時代時期棄置煤礦廢土的棄土區。數條運煤專用的台車道輻輳於菁桐車站,鐵路終點北側的大片礦用土地,原是石底大斜坑洗煤卸煤裝車的地方。民國四十九年菁桐坑人口曾高達五千人,現在的人口已無法與往日相比,礦稀人散,竟成了影視業營造鄉土氣息的最佳場景。
十分寮雖是平溪地區的另一礦業聚落,但兩地的發展卻略不同。十分寮從乾隆年間安溪人胡氏等人開闢後,以煮腦及種大青為業,一直是一個農業聚落。直到民國六年,平溪鐵路完工,隔年距離十分車站二•七公里的三功煤礦(今重光煤礦)開採,十分寮聚落開始吸引採礦者的進入。後來望古坑、石灼坑相繼開採,還有英隆煤礦、鴻福煤礦、順隆煤礦、台和煤礦、大華煤礦也都有開工採礦。不過,因上述煤坑都位於深山中,坑口附近平地過小,加上交通不便,無法形成礦業聚落,而十分寮擁有廣闊的河階台地和便利的交通,因此吸引前來十分寮附近採礦的礦工及做生意人。
十分車站兩側興起一整排的商店,提供居民飲食、服裝、雜貨等服務。十分寮和純粹為礦業聚落的菁桐坑的聚落景觀有所不同,因十分寮沒有礦工工寮、職員宿舍,也沒有礦場提供的服務設施,只有因外來人口的增多,民宅也不斷增加,還雜居一些其他職業的人。據當地民眾說明,當時最興盛時期,十分寮地區還出現過18歲以下不得進入的"休閒場所",也有兩•三家金飾店在此經營。
平溪鄉因地質結構之故,所以產生許多天然石洞,具有冬暖夏涼的特性,清代入鄉開墾的先民們便用來居住;目前所能發現曾有人居住利用過的石洞遺跡,以新寮村較多,而望谷村的萬寶洞附近亦為數不少,但在縣一○六號道開發之初,便是利用這些石洞來炸山開路,因此目前只保留了萬寶洞。 位於新寮村五分寮古道間的石洞,是平溪鄉有人居住的石洞中最晚移出的,由遺跡中可以看出當時是以其它的建材做隔間,根據年輕時經常到此與之住戶喝酒聊天的十分村村民口述,此戶人家為楊姓人家,在民國五十年才遷至十分街上,以前小孩子每天必須走約兩個小時的路程,才能到達十分寮分校上課,其生活上的不便可見一般;另外一處石洞位於月桃寮的碧雲山莊遊樂區內,此處石洞規模較大,以前鄉民是用來養豬或儲藏一些食物;除此之外尚有許多先民曾利用過的石洞分佈在平溪鄉各地,但大多遭到破壞或埋沒於荒草之中,等待找尋發現。
石頭屋為平溪鄉建築上的一大特色,在各村均有分佈,但以新寮村與東勢村較多,根據部分鄉民的說法,現存的石頭屋是因沒有錢翻新所以才保留下來的。石頭屋的石頭大多是由溪底打上來,通常是呈長方形較不規則狀,所以蓋成石頭屋之後牆面上會有一些小洞,也因此常使得鼠輩橫行,所以有的石頭屋是以規則的長方形石塊所砌成的,一來可防鼠輩橫行,亦較美觀。
石頭屋的建築方法大致上有二,有的是完全以石塊砌成,有的只是在地基以下約一公尺是石頭,以上則是用稻草混和黏土做成土磚,或直接夾模板做成土牆,然後表面再塗上黏性極強的石灰;目前這些石頭屋群最完整的在新寮村胡姓宗祠一帶,但大部分也都已損壞傾倒,或在石頭牆面重新加上水泥,原貌不再,而在戶外餐風露宿的古樸石臼、石磨、以及石水槽等,則足以證明早期先民的生活用具絕大部分是以石頭做成的。
位於新寮村的安溪胡姓宗祠,是昔日由瑞芳鎮而來的安溪胡姓先民的發源地;新寮祖厝原本是位於現址上方約五十公尺處,當時為一草寮,人越來越多之後,便在現址以石頭為建材重新蓋一「大厝」,而其他的石灰以及瓦片則是村內壯丁由瑞芳一步一腳印搬運而來,再以當地一大茄苳樹幹剖成四根做為大厝內的棟樑,大厝完成之後村民稱為「新寮」,今「大厝」及「新寮」的地名即由此而來。 安溪胡姓宗祠為一三合院式石頭屋建築,內供奉有福建安溪祖地所攜來的五穀先帝—神農氏的神像,以及用九芎頭香爐供奉的「胡姓祖先祖位」,至於「新安宮」的名稱則是近幾年才加上去的,來到此地除了欣賞石頭屋建築的古樸之美,亦令人懷億起先民們的奮鬥腳步。
李家祖厝位於新寮村縣一○六號道旁,由平溪鄉往瑞芳的五分山山麓間,可見到光孝祠與李建興先生的銅像,聳立於青山之間。光孝祠為平溪鄉聞人李建興家族的祖厝,因此鄉民稱為「李家祖厝」;原本李家祖厝只是一棟草屋,根據現居於李家祖厝的李添貴先生說明,當初若非李家出資捐助瑞平公路(今縣一○六號道)祖厝恐怕早已淹埋在雜草之中,李家發達之後,李添貴先生提議改建李祖厝,經宗親大會同意後,便著手進行改建,並於民國六十年中秋完工。光孝祠為一宮殿式的黃瓦石頭屋,但其實光孝祠並非真正的石頭屋,其外觀上的石頭是以貼瓷磚的方式貼上的,牆內則為鋼筋水泥等建材。
進入山麓門之後,由兩側鬱鬱蔥蔥的綠林石階而上,便可到達於民國六十四年所立之李建興先生的銅像,銅像後刻有碑文,可清楚的了解到李建興先生的成長經歷,銅像前視野遼闊,群山環抱,縣一○六號道則蜿蜒於其中;若再向上走,即到達光孝祠,由於整理得當,景緻優美寧靜,令人不忍破壞這氣氛。
位於白石腳的日本宿舍區,是早期台陽礦業在民國廿七年完成的職員宿舍區,當時台陽開採菁桐煤礦,由於員工越來越多,因此便承租了許多的國有林地與私有土地,興建職員宿舍區,中埔的電工寮及工寮,與三座位於日本宿舍區後方山腳邊的番仔寮(供來自花蓮阿美族的原住民礦工居住),以及俱樂部、球場、中山堂等設施,以照顧員工的居住與休閒娛樂;由於白石腳是台陽煤礦公司的大本營,因此當時每逢月初,台陽所屬各地煤礦的員工,都要來此領薪水,領到錢之後即順便購物或尋找娛樂,樂鬧的氣氛常持續到三更;台灣光復後,政府指定石底煤礦白石宿舍區為「全省唯一礦區基層民間建設實驗室」,並成立輔導委員會,自此便改善了用水問題。位於渠蓮精舍旁之「民生橋」即為當時所改建的,民國五十四年完成後,更成為全省礦區之示範區。 |
白石腳的日本員工宿舍區是依職員職位的性質與高低來區分宿舍,也因此當時的鄉民取了一些有趣的地名;位於菁桐坑旁的宿舍名為「北海道」,是當時台籍工頭的宿舍;位於今渠蓮精舍旁一帶則稱為「東京」,主要是礦場高級主管級的宿舍,而期間居最高的獨棟大宅,是礦場所長居住的「皇宮」,目前在皇宮的下方即是私有地的分界,大部份的日本宿舍均已傾毀,只有在國有地的宿舍才保留了下來。 |
燈照紀念公園位於嶺腳村社區籃球場旁,令人感到驚喜的是,一般的住家竟然會設計的像是一座公園,根據公園的主人蔡德箕先生說明,在門口前石碑上的「造福山莊」才是燈照紀念公園的原名,民國六十九年所完成的;由於蔡先生不吝付出,熱心公益,當嶺腳社區成立之後,蔡先生便將造福山莊提供做為社區公園,也因此嶺腳社區在明國七十七年度,首獲省縣考核列為優等,並代表台北縣辦理社區發展全省示範觀摩,而公園內的「懷恩亭」則為當時的林豐正縣長在參觀之後,允諾由縣政府所建的。
原名造福山莊的燈照紀念公園,是因鄉公所感激蔡先生的熱心公益,故致贈「燈照紀念公園」的門匾,已紀念蔡德箕先生的父親蔡炳先生,一來是公園在晚上常是燈火通明,正映其名,目前燈照紀念公園因整理不便,已不再對外開放,但是好客的蔡先生還是歡迎大家前來,打幾場桌球,參觀他精心設計整理的庭園,享受一片刻的寧靜。
位於薯榔鄉寮橋上方的平溪山莊,是最能看出鄉民的悠閒及巧思的;莊主張連科先生原本是住在三重埔,民國六十一年於台大醫院任職退休之後,便回到了平溪安養天年,於是著手興建了仿日式的小木屋,小木屋在民國六十三年中秋完成之後,種滿了杜鵑花以及各類的果樹,並名為「平溪山莊」。
近年來由於張先生年事已高,較疏於管理,且山莊前的一大片果樹遭土地的原使用者鏟平移作他用,相當可惜的失去了原本的風貌,但每當三月份杜鵑花開時,仍然是一片炫麗的花海迎人。
五分寮古道為往昔安溪胡姓先民,由瑞芳溯源至新寮村拓墾時所走的道路,日據時期日人則將之定為保甲路;五分寮古道可由「新寮大厝」旁的水泥小徑而上,此一水泥路面為觀光局在民國七十八年加設的,在經過一小段階梯之後,便頗為平順好走,古道沿途正是賞鳥的最佳路程;五分寮古道除了迷人的自然景觀之外,更擁有豐富的先民拓荒遺跡,在拓墾之初五分寮古道附近即多已開發,目前因一私人所建之產業道路穿越而破壞部份路面,相當的可惜。 | |
古道由新寮大厝起走約十五分鐘,即可見到腰斬古道的產業道路,再上行不遠的路旁右側,即為先民居住的石洞遺跡,唯因雜草掩蓋,難以發現,前行途中有叉路可登五分寮山,需時約廿分鐘;繼續直行至水泥路面底的合谷瀑布,在此曾有五戶人家居住,民國五十年之後便陸續遷出,至今石屋已傾毀;古道接下來便為泥巴路面,由瀑布旁的峭壁上幾近垂直下至溪谷,即可欣賞到河谷瀑布的懸谷型態,順著五分寮溪而下,便到達瑞芳鎮,三貂嶺,全程約須三小時;五分寮古道由於行程簡單且有趣,因此,假日時遊客往往絡繹不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