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鬧滾滾的魚市場
上一頁/下一頁

熱鬧滾滾的魚市場

熱鬧滾滾的漁市場  早上三點半左右,孝一路各魚行面前的500燭光黃色登大放光明,魚行的人員開始動員起來,對於或進行分級,這些魚貨事前業十一點以後陸續以卡車運到的。魚行將水冰的鮮魚按大小好壞分裝到一個個篩狀的塑膠盤內,排列於層層鐵架上和地上,等待拍賣;也有些就原有的包裝拍賣,如空運進口以保力龍箱裝的冰鮮旭蟹、龍蝦等魚貨。

  一家魚行的工作人員約有十人以上,逢年過節還得再僱請女工。魚行所做的魚貨分級並不會太複雜。四點左右,前來採買的商販陸續到了,再這短短不到一百公尺的各拍賣位置逡巡往來,挑選想買的魚貨,加入環繞著糶手喊價的擁擠人群中,貨用議價的方式完成交易。魚行的拍賣員通常三人一組,一男二女,再加一個平台式的秤子,通常由男的擔任糶手(也有女糶手,不過很少),女的一個負責拿著小本子記帳,另一位則收取現金和找零。大家都急急忙忙地,要在短短的數小時內完成自己的任務,在「尖峰時刻」現場常擠得水洩不通。

送貨囉!  除了農曆初三和十七日公休以外,魚市場的每日作息大概由凌晨午夜十二點開始,載魚貨的大卡車就陸續聚集到孝一路,有些大型卡車上面還附有起重吊架方便卸貨。從過去到現在承攬卸貨工作的,一直是碼頭挑挽班(上水班)板車工人的組織(為聚樂社子弟成員的來源),儘管現在的工作內容已不再像過去一樣地把魚貨從「漁船」上卸下,而是將他由「卡車」上卸下,然而組織的功能仍持續著。現在挑挽班一大隊分為兩班,約50∼60人。

  魚行將魚貨按送到的先後順序排班,先排隊的先拍賣。從前魚行必須努力爭取供貨來源,現在則除了老顧客外,也有很多自己主動供貨的客戶。供貨數量較少的漁民,得自己初人工在進行拍賣前先將魚貨撿選分級

  拍賣開始時,一家魚行通常有2∼5組人,將秤放在路旁,待買主漸漸聚集,糴手開始大聲而快速的用台語喊價,以一台斤為多少錢為單位,叫價的方式由低價逐漸開始往上加,或一元,五元,十元的間距,一群群的,聚精會神垂眼仔細審試魚貨,大家目不斜試默默不語,競價時有意出高價的人,將眼睛略抬,或略做暗示,糴手就會意決價成交,有時就是擦亮眼睛,也無法在快速的喊價,喊價,競價,決價的流轉中,看出倪端呢!就在這樣一種忙碌又略帶緊張的氣紛中糴手將一盤盤或一件件逐一拍賣,零批出去。交易一完成,少量購買的商販馬上現金支付貸款,大量購買的可以先記帳後付款。

一箱箱的新鮮魚貨  交易的進行並非完全都以叫價拍賣的方式進行,冰凍魚貨常以定價販賣,現撈水冰魚貨當買主不多時糴手會試情況改用定價的方式,自由運用。在孝一路短短的不到100公尺兩旁,每個營業日,大約都維持40組左右的工作人員,前來的商販大約在五點半左右要開始回去,所以大約自五點左右,送貨的機動三輪車就開始擠入原本就擠的水洩不通的賂段,人車如此匆忙,互不相讓,以致常險象環生。這樣子活絡繁忙的交大概由四點持續進行到六點半左右。早上七點左右來採買的人潮漸漸散去,魚行開始進行路面沖洗,餘貨整理,後續的整理工作大概要在早上九點才能結束。魚行的會計人員著手進行算帳,打當日交易的交易額整理清楚,想要在當日取得貸款的漁民,也大多在短暫的等待後,在中午以前,就能從魚行處取得售魚的款額。

  魚市結束時人潮散去原本停放在週邊道旁的買主車輛,在六點半左右幾乎完全離去,七點半以後上班的尖鋒時刻才到來,中心商業區域內的道路車水馬龍,又是另一番景觀,這是崁仔頂魚市場一日的作息情形。

早上時的崁仔頂

上一頁/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