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如海先生是一個原住民文化的傳承者,連我自己有點自嘆不如,因為我教的東西是現代科技,與原住民文化並無相關,最多利用這種傳播媒介與大眾傳達太魯閣文化和汪如海先生的故事。汪先生好像是我們的叔叔一樣,他一直傳達給我們一個藝術觀,即:真正的藝術不是奪取他人思索上的任何幻影,而是極力於自我突破及心靈上空間所延續著原住民文化的傳承。事實上一點也沒有錯,有時候我自己捫心自問,我對自己的文化還記得的有多少?母語不會說、木琴不會敲、太魯閣歌謠不會唱、不會編織、連原住民狩獵的習俗一點認知也沒有,更可怕的是,我們過去泰雅族原有的社會祖織「嘎嘎」,似乎好像有或是沒有的感覺,嘎嘎是一個可以維繫整個泰雅文化的一種中心支柱,可是現在呢?

  什麼是四不像?文化能不能四不像呢?這個問題令人有其議之處。汪先生看中了這一點,他為了能讓下一代還記得我們過去的習俗,例如:紋面文化是怎麼來的?他利用木雕的方式將這個紋面文化刻畫了下來。他從事木雕的工作將近有四年了,他從無師自通一直到街坊鄰居都知道他是一個雕刻家以來,有人問他:「你為什麼不做其他族的文化呢?」主要的還是他的藝術觀─延續我們泰雅族文化的傳承,所以到他的住處可以看到作品全是泰雅族文化雕刻,這就是我要以他為專題的原因,我想汪先生是一個很另類的藝術家:

一、堅持自己的藝術觀

二、有保存泰雅族文化的精神與熱血,足供現代原住民青年的表率。

  還有一件事我想陳述給大家的是,他的第一件作品賣給台中的一位老師後,那件作品名稱是:射日英雄,挺可惜的!他從此不敢將藝術品賣給其他人。前後他只賣了兩件作品給別人,不難發現他家裡為什麼還存放著許多作品,這背後的原因,大家可以想得出來嗎?為什麼汪先生他不賣了?

  其實,現在的原住民小孩很可憐,尤其是住在市區的原住民,像我就是了!往往要了解自己的文化,在大學之前竟然是透過九族文化村此類的商業化方式之下的認知,認識自己的文化,其中有許多的「四不像」,真正的原住民文化在哪裡?是在原住民生活的環境中,是大家用原住民思考下的生活模式,好像我們明利部落一樣,例如:狩獵的行為、飲食習慣。但有些已消逝了!可喜的是,汪先生的作品中含括在裡頭了。

  但現在汪先生所遇到問題是什麼呢?其中就是他不賣作品的事,我覺得這作法完全是為了能將泰雅文化傳承下去而做的舉動,我認為沒有錯。汪先生也跟我提及,他很歡迎大家來他的住處觀賞與經驗交流。可是在這個情形之下,使他沒有正常的收入,聽汪先生的妻子張瑪利說,汪先生在一年前因為雕刻的因素,而使他不能長時間的製作,他說背後會很痛(筋骨發炎與肩肘骨長骨刺)!他們目前是低收入戶,但不會因為家裡的狀況而使他對原住民的文化延續而降溫。

  汪如海先生本來在鄉公所的允諾下,要替他蓋藝術工作室,可是事後是不了了之,這關乎政治的事,也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難道鄉公所不知道原住民文化延續的重要性嗎?再來,目前汪先生沒有可傳承泰雅雕刻的接班人,乃是因為沒有所謂的雕刻教室,如果有的話,我想他們也不會是低收入戶了,但背後的隱憂是,誰來傳承?他一個人的力量夠嗎?為什麼有關單位不去設想看看,很多人一起做,總比一個人快要吐血的做來得好吧!所以我建議要立即替他蓋間藝術工作室。

  一個辛勤為著原住民文化傳承而奮力工作的時代人物,是不容我們去忽視的,為了泰雅文化與汪先生本人的藝術創作,由他領導的雕刻藝術風格下的泰雅文化,是明利部落中無人可比擬的!他的藝術具有其時代性與歷史性,他的作品用很嚴謹的歷史角度看,他是原住民的歷史雕刻家。

  大家應有一個共同的信念,泰雅文化故然不能消逝更重要的是原住民雕刻家─汪如海先生更更不能被遺忘。他的「被遺忘」是整個明利部落泰雅社會組織崩解的開始,大家能不審慎評估與照顧嗎?

 

汪如海先生 簡   歷

作者:汪如海(太魯閣族名:日海哈娜)

居住地:花蓮縣萬榮鄉明利村21-1號

出生:民國50年11月28日

1997.5.1─社區總體營造展,地點:萬榮(木雕)

1997.6.7─國立藝術館傳統文化展(木雕)

1997.8.12~9.12─花蓮絲路藝文空間個人展

9.27─美崙大飯店原住民文化季展(木雕)

1997.11.7~8─德魯固布洛灣臺地自山地文化系列展示(木雕)

1998.8.4八十七年度原住民社會發展案年終考核(木雕展)萬榮鄉公所

1998國際石雕文化藝術季 地點:花蓮縣立文化中心展

1998台灣省八十八年度推廣原住民工藝文化徵選創作獎 入選獎

立體類 入選(文化園區)

平面類 入選(文化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