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防護的目的要使人們在利用輻射所帶來的益處時, 也要注意到輻射的安全。換句話說,要把輻射應用的效益、風險和經濟三方面取得最佳的平衡。

輻射防護的原則?

  為了防止輻射確定效應的發生,同時也要抑低機率效應的發生率到社會能接納的程度, 所以從事輻射作業必須符合以下三原則:
利用輻射所獲得的效益必須超過它的代價。
在考慮到經濟與社會因素之後,一切輻射曝露必須保持合理抑低。
輻射作業人員與一般民眾接受輻射劑量均不得超過法規的限制。

 

輻射劑量的限度?

  根據我國游離輻射防護安全標準(民國80年7月10日行政院發布),輻射作業人員和一般民眾每年輻射劑量的限度,列於下表。除眼球水晶體外,一般民眾的全身劑量限度是職業人員的十分之一。

目的 組織器官 劑量限度(毫西弗/年)
輻射職業人員 一般民眾
抑低機率效應至可接受水平 全身 50 5
防止確定效應發生 個別組織或器官 500 50
眼球水晶體 150 50

 

輻射防護的方法
輻射防護的方法

體外曝露的防護:

  時間、距離、屏蔽是體外曝露防護的三原則。

時間:接受曝露的時間要儘可能縮短,所以事先要瞭解狀況並做好準備,熟練操作程序。

距離:要遠離射源,輻射的強度與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關係,距離加倍,輻射強度減弱四倍。

屏蔽:利用鉛板、鋼板或水泥牆可擋住輻射或降低輻射強度,保護人員的安全。

 

體內曝露的防護:

4-2.gif (9522 bytes)  放射性物質侵入體內的途徑有:飲食、呼吸、皮膚吸收、傷口侵入。因此,體內曝露的防護方法就是避免食入、減少吸入、增加排泄、避免在污染地區逗留。此外還要加強場所除污的工作,以減少人員體內污染的機會。



  


輻射的示警標誌?

rad-sign.gif (2962 bytes)  黃底加上紫紅色的三個葉片,是全世界共同使用的輻射示警標誌,任何有人 為輻射的場所,不論是工廠、醫院、研究室、儀器室、作業場所、倉庫等的外圍及大門、入口都必須張貼這個標誌,以提醒所有的人,要注意輻射的存在及注意自身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