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公祠

壽公祠

        通霄鎮虎頭山下通霄國小前,有一座紀念清初林爽文之亂殉難烈士壽同春的廟宇—壽公祠,格局雖不堂皇,卻是一處極有歷史價值的古蹟。

        壽同春,浙江諸暨人,清初程峻任淡水廳同知時,當他的幕賓,年齡已有七十二,但卻身強體健,力能勝任。

        乾隆五十一年(公元一七八六)冬,林爽文起事反清,攻破彰化、竹塹,程峻戰死,壽同春也被俘。林黨首腦之一的王作,人聞同春大名,立即以禮相待,且表示願意受教。壽同春偽予答應,都暗中派人散佈內地援兵已到的消息,使林黨黨羽聽後,惶恐不安,同春趁機暗約原竹墊巡檢李生樁,明志書院掌教孫讓,結合義民一萬三千人,於同年十二月十三日發動還擊,收復了竹塹,擒獲亂黨首領王作、許律等人。竹塹即今新竹市,當時淡水廳廳城。

        大甲各地,鄰近林爽文興兵反清的彰化,壽同春在攻克竹塹後,恐怕蔣民受到林黨煽動,遂親赴鹿場,請提督任承恩合政匪窟大里代(今台中縣大里鄉),但任承恩不肯,同時白石港、金色里等地閩粵械鬥又起,淡水廳新任同知徐夢麟前往安撫,效果不彰,壽同春前去詳述利害,居民才信服。

        翌年,壽同春率領義民駐守鳥牛欄,至三十張犁遇到戰事,不幸中伏,坐馬受傷,同春被擒,慘遭肢解而死,以身殉國。道光六年(公元一八二六),清延水師提督許松年為他在殉難處建祠紀念:有供世人景仰膜拜,並於春秋雨季祭祀之。民國五十七年將祠修建為廟

         壽公祠位於通宵往銅鑼的公路旁,前橫沙溪,柯宇是一棟簡單的磚房,樸素簡陋,沒有一般寺廟雕樑畫棟魏峨雍容的風貌。如果末加以留意,這座一點也不起眼的建築物,決不會使人想起它是留芳千古的英靈安息之所。

        伺宇正門的對聯是:「殉義成仁千古芳名留史蹟,精忠愛國萬家香火耀功勳。」祠內奉有三神位,中間奉祀同春,牌位上刻著:欽賜知縣銜壽公諱同春神位,神位兩側的對聯:「忠勇參天統兵除暴真個豪傑,熱心貫日率民擒賊果然英雄。」相當貼切。同春神位右側是「隨征陣亡義民牌位」,左側為「隨征陣亡軍士牌位」。

         正廳屋頂懸掛一區,上列有原壽公祠碑文。

出處:苗栗史蹟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