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龍車站(內部)

    後龍座落苗栗縣西北部,後龍溪和西湖溪入海處,西瀕台灣海峽。後龍鎮主要平原分布在後龍溪兩岸,屬苗栗河谷平原的一部分;另有西湖溪下游兩岸的河谷平原。平原面積約占全鎮面積之一半,其餘為位於東北部的竹南丘陵及南部的苗栗丘陵。

        後龍原為平埔原住民道卡斯族的聚居地,本名雅斯社,又名阿蘭社。清朝時的地名「後壟」,即是由阿蘭二字轉譯而成。壟是田堤、田界的意思,所以又稱「芳壟」。

        後龍因位於後龍溪口,所以是後龍溪流域拓殖最早的地區。清康熙五十年(公元一七一一年),台灣北路營參將阮蔡文派兵駐防後堆社;兩年後,阮氏為安撫附近平埔族民,招諭原住民開墾土地,並自彰化招募漢人入墾,不久,有謝、杜、蔡、陳四姓泉州人,入境從事拓殖,揭開漢人移墾的序幕。以後,閩粵移民陸續浮海入墾逐漸形成街市,乾隆二十九年(公元一七六四年)設後壟堡,轄後壟街貓貍(苗栗)街及其它三十一莊。

        甲午戰爭後日人據台,設後壟支廳;民國九年改稱後龍庄。台灣光復後設後龍鄉,民國四十年改鄉為鎮,現在轄有二十三里。

        後龍佔地利之便,而發展成為苗栗縣臨海重要城鎮,早期受惠於公司寮港繁盛的商務與漁業至巨。公司寮港今稱龍港,於清雍正八年(公元一七三0)開港,船隻往返於後龍與大陸沿岸泉州、廈門、汕頭等地之間。當時,八十噸級的船隻,可直接駛入後龍溪南岸松仔腳(今龍坑里),龍港成為貨物集散中心,出口農林產品,進口日用雜貨。

        日人佔台期間,一度為箝制民間與大陸內地之間的聯絡而封港,民國九年後劃為漁港。台灣光復後,與閩粵沿海各地交易頻繁,曾盛極一時。民國三十八年大陸變色後,因軍事因素,曾關閉一段時間。民國四十年九月,政府為顧及附近漁民生活,重行開放為漁港。

        龍港的位置,兩百餘年來變更多次;康熙末年,由松仔腳遷設溪州,稱為「汕頭港」,後受秋冬季節性強風的泥沙淤積,遷到後龍街南面的溪口北岸,後來,又因後龍溪中上游次第開發,多次洪水帶下泥沙淤淺,使龍港再次徙移至南岸現址。

        後龍境內,沖積平原廣布,平坦肥沃,引後龍溪水,灌溉便利,極適宜農業發展,所以,後龍除濱海地區外,到處可見到良田阡陌,竹篁農舍的農鄉景觀。經濟型態上,向以農為主,漁為副。農產以穀物、雜作、瓜類為大宗,其中西瓜是最重要特產。

      漁業發展,昔日以公司寮港為中心,有過一番盛況;近年因泥沙淤積,船隻進出困難,目前已形同廢溝。政府為重振後龍漁業雄風,在外埔設新漁港,以方便漁民出海作業,惟台灣西岸為上升海岸,沿岸淤沙很多,外埔港的機能,頗受影響。

出處:我們的家鄉─苗栗 [史地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