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典故

    一個地方有地名,就像人之有姓氏,以方便界劃封域和識別管理。任何一個地名,仔細考究起來,都有它不同的意義和淵源。追溯這些地名的起源和演變,不但使我們得已窺知先人經營本鄉本土的有關典故、歷史,也讓我們對我們祖先篳路襤摟,以啟山林的艱辛,緬懷不已。

  本縣常用或仍在通用的老地名,為數可以千計,這些地名,和當地的拓殖發展、自然環境和地理特色,都有密切關係,細察本縣地名的起因,可概略分成以下八類:

()原住民用語轉譯

()地形特徵

()與水文有關

()地理方位

()物產名稱

()拓殖典故

()神話傳說

()配合國策

  以下為本縣較特殊的地名典故,提出簡要的介紹。

福星山(今已改為貓貍山):

位於苗栗市區西郊。光緒二十一年(公元一八九五)日軍犯台,據說近衛師團長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軍侵犯苗栗時,王率軍侵佔苗栗時,曾登臨其上,日人稱「將軍山」,並建神社及紀念碑。台灣光復後,廢神社,改建忠烈祠,後為紀念抗日烈士羅福星曾旅居田寮(今福星里),而改為福星山,現闢為公園。

明德:

屬頭屋鄉,舊稱老田寮,早年這裡搭有耕佃人居住之房舍而得名。又稱老籐寮,傳說以前附近山區盛產黃籐,墾民進入抽籐,臨時搭寮居住,而有此稱。光復後設村時,地方人士認為地名不雅,而取村內「明德宮」為村名。老田寮溪上達的水庫,稱「明德水庫」。附近盛產茶葉,「老田寮茶」和台北「文山茶」、南投「凍頂茶」,過去稱為台灣三大名茶。

墨硯山:

界於公館尖山村和頭屋曲洞村之間,因山形上方平坦如硯而得名,又名托盤山、托皿山。附近山巒林立,從苗栗平原東望,嵯峨如筆架,故有筆架山之稱。「墨硯吞雲」,昔人文人譽為苗栗勝景之一。墨硯山南方兩公里處有雙舉人故居。

出磺坑:

為台灣歷史最久的石油產地,位於公館鄉開礦村。石油,以前鄉民稱硫磺油,咸豐年間,附近鄉人發現該地冒出硫磺油,爭相自取,用來點火照明或藥用,而稱之為硫磺窟,光緒初年清廷設立礦油局開採時,改稱出磺坑。出磺坑景色壯麗,溪流迴環,清光緒十九年編的「苗栗縣志」,選為苗栗八景之一。

汶水:

獅潭鄉竹木村,位於後龍溪上游汶水溪與支流大湖溪會流處。汶水溪流經的地層,部分地段屬於鬆軟的頁岩層,每遇洪水,溪水長久混濁不清,居民因而稱之為汶水。客語「汶水」,意指混濁之水。

和興:

屬獅潭鄉,舊地名「打鍋爿」。相傳黃南球開拓獅潭時,他在這裡設有大型住宅之「伙房」,有一次受原住民夜襲,因彈頭用盡,臨急智生,命令家丁把宅中大、小生鐵鍋敲碎,以碎片充作銃炮的彈藥,結果殺傷力更強,而將原住民擊退。事後,先民便將此地命名「打鍋爿」。「爿」意為碎片,客家讀音近似「殺」字。日據時期整理地名時,認為其名不雅,而改名「和興」。

鷂婆山:

位於大湖鄉北緣,為馬那邦最北端的山峰。北側受汶水溪的侵蝕,斗崖直劈,自頂深垂三百餘公尺,露岩嵯峨,極為雄奇,看起來像是巨鷹展翅,因有「鷂婆」之名。客語「鷂婆」指老鷹。

王爺潭:

指大湖鄉大寮村南湖溪的一個深潭,位大湖農工前方不遠處。相傳是開發大湖的墾戶吳定新、吳定連家中祀奉的王爺公,每隔一段時日,就示意乩童要到潭裡戲水,由乩童數人將王爺神像抬進潭潭中嬉戲一番,因而稱王爺潭。

八卦力:

泰安鄉八卦村,在汶水溪北側支流八卦力溪北岸。八卦力譯自泰雅語PAKARI,意思是老鷹棲息的地方。八卦力山脈也因此而得。

馬那邦:

馬那邦社是泰安鄉象鼻村的一部分,位於馬那邦山脈東側,大安溪上游北岸斜坡上。馬那邦也是泰雅語音譯而來,據說是往昔頭目之名。馬那邦山地是著名的抗日古戰場,現尚留有紀念碑。

壢西坪:

卓蘭鎮西坪里,位卓蘭北方哆囉固(鯉魚溪)溪南岸,因它的南側就是卓蘭台地的主體部分,故以「坪」為地名。客語的「壢」指深坑。哆囉固溪南源,切割卓蘭台地,侵蝕旺盛,切割成深窪坑谷,壢西坪在這一深坑的西面,故以「壢西」稱之。光緒十五年後,由黃南球、姜紹基所組之「廣泰成」墾號招佃拓墾而成。

鯉魚潭:

指大安溪支流哆囉固溪的深潭,早年極富魚蝦,據說以鯉魚最多。以前設鯉魚潭莊,三義設鄉時,改稱鯉魚村,興建中的鯉魚潭水庫,即位於該溪上游。

勝興:

舊名十六份,今三義鄉勝興村。勝興山區,以前樟木叢生,拓墾期中,曾建有十六座蒸餾樟腦的寮灶,地名因而稱「十六份」。這類以採樟腦灶之多少而稱「份」的地方,本縣很多,如大湖的四份、八份等。勝興有山線鐵路經過,為全省縱貫鐵路最高點,標高四二.三二六公尺。

樟樹林:

今銅鑼鄉樟樹村。「林」客語讀如「那」,該地早年樟樹成林,後漸漸闢為水田,今樟樹已不多見。境內雙峰山,雙峰並峙,山容俊秀,「雙峰陵霄」也是苗栗古八景之一。清同治三年(公元一八六四)甲子科舉人吳子光,曾在雙峰山麓築廬耕讀,居處取名「雙峰草堂」,遺址現由其姪孫改為住宅。

芎中七百隆興:

指公館鄉與銅鑼鄉交界昔日六大莊名的縮寫。芎即芎蕉灣(屬朝陽村)、中為中心埔、七為七十份(均屬中平村)、石指石圍牆(石牆村)、隆指老雞籠(興隆村)、盛係興隆村。這六大莊,原來都是銅鑼轄區,後因後龍溪改道西向切割,苗栗設縣時,將石圍牆劃入公館鄉。此一大區域的墾戶,光緒年間統稱六莊一宮人,並在中心埔與芎蕉灣附近合建五谷宮,為庄民信仰中心。這座廟宇後遭洪水沖失,於民國三十八年遷至中平村現址重建。

高埔:

指令西湖鄉高埔、下埔二村,地形為緩坡狀之台地,初墾時,因其為高坑之埔地,所以稱「高埔」。清代在此設「高埔隘」,以抵禦原住民之侵擾,今仍有「營頭埔」的老地名。

山腳:

位於苑裡鎮山腳里,因地處通霄分割台地的一座小山峰—綿綿山麓而得名。境內察家古厝為本縣現存最古老之民宅建築。

虎頭山:

位於通霄區市北側的一座山頭,山名是昔日漳泉移民所取。當年閩南移民來台時,多從廈門上船,廈門碼頭附近即有一座虎頭山。這些背井離鄉的遊子們,抵台後,難免思念故里,只要落腳的地方,山峰有一點類似,每每不由自己的取名「虎頭」,聊慰鄉思,這類山名,台灣不只此處。

十班坑:

位於後龍鎮龍坑里,縱貫公路和後汶公路交會路。坑指山間盆地。早年該地為平埔族棲息地,其頭目名「什班」,故稱該地為諧音「十班坑」。附近的鄭崇和古墓為本縣惟一約二級古蹟。

新港:

今後龍鎮校椅、埔頂、新民、復興等里,以前為道卡斯平埔族新港社所在地,因而得名。社民歸化後,改用漢姓,生活習慣也全然漢化。現還遺有東社、西社等舊地名。

中港:

今竹南鎮中港、中英、中華、中美等里。為道卡斯族馬卡留武社之譯名。另有一說:中港位於鹿港與淡水(滬尾)之間,且與大陸泉州航路成直線,故稱中港。

斗換坪:

今頭份鎮斗煥、新華里。「坪」指高而平坦之地,此地為中港溪河階面、故以坪命名。「斗換」之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指嘉慶年間,粵人黃祈英來此與原住民交易,頗獲信任,後娶「蕃婦」,改為斗乃,斗換坪即指斗乃與原住民從事物物交易之地。另一說,斗換即「倒換」之意,指漢「蕃」交易之地。

珊珠湖:

今頭份鎮珊湖里,舊稱「山豬湖」,其由來是今流東里昔有天然沼澤,泉水終年不止,附近林木蓊醫,雜草叢生,山豬常三五成群出沒澤中,附近居民遂名此一沼澤為「山豬湖」,後因用字不雅,改為「珊珠湖」。

大河底:

指三灣大河村,地當南港溪上源北岸橫谷內,因聚落緊鄰南港溪流弧突出處,其背後高處有大河底大埤塘,從北向南望下,聚落在下方溪谷中,故得名。光緒初年,黃南球由此入拓獅潭。

紅毛館:

今名蓬萊,位於中港溪支流南河兩岸,為南庄鄉蓬萊村轄區。光緒中葉英國人曾深入此地採購樟腦,他們居住的地方,附近鄉民稱為「紅毛館」。其實,明清兩代所謂的「紅毛」,是指荷蘭人,而非英國人,但是,他們長相相仿,鄉下人無從分辨,而叫成紅毛館,沿用迄今。

出處:我們的家鄉-苗栗 [史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