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數千年前,也就是荷蘭人與漢人尚未來到台灣的時候,台灣便全部都是原住民的天下了!漢人來台後們稱他們為平埔番及高山番,也有人稱他們是生番及熟番,不過,生番及熟番這兩個名詞,並不是平埔族自己取的名字,而是漢人依他們的生活環境的不同所分別命名的當然,也涵有了歧視的意味
  平埔族,顧名思義就是住在平原埔地的原住民族群,大致上他們都生長在台灣的海邊,有人將他們分為分九大族,也有人將他們分為十族,區分的原因則是因為他們遷入台灣是局部性的,並不是集體一起來到台灣的,來台的最早超過兩千年,最晚的是在五百年以上,有的在台灣西南部登入,也有的在西北部登入,他們由登入的地點結成了社,形成了族群,並且有他們不同的習俗。可惜的是平埔族的居民是與漢族接觸最早的族群,所以大多都已經失去他們的傳統文化,而在台灣新竹東南方的平埔族群們,大概就是少數能保持少許的傳統文化的民族了!當然,有些平埔族的族民還能記得他們自己的語言及習俗,那是值得我們所去探討的部分。
  平埔族在前面有提過有分十族及九族的,在台灣宜蘭地區有噶瑪蘭族,在台灣中部日月潭附近則有邵族的分布,在台北盆地南部及桃園則是雷朗族的分布地區,在新竹一帶則有道斯卡族,在豐原地區則有拍宰海族群的分布,在鹿港地區則有巴布薩族,台中及台南地區則是洪雅族的分布,台中霧社附近則有洪稚族的分布,台南麻豆地區則有西拉雅族群的存在,而住在大台北地區的平埔族則是凱達格蘭族,我們的民生社區的平埔族也正是凱達格蘭族所分布的範圍之一,民生社區則佔有凱達格蘭族的兩社──塔塔悠社及里族社,凱達格蘭族的源起是三貂社,因為子孫繁衍,所以人口眾多,他們便向西行,前去找新的居住地,他們大多聚集於河流的兩岸,每一聚落形成了一個社,於是他們便在民生社區靠近基隆河的地方形成了兩個聚落-塔塔悠社及里族社,現在民生社區中的舊宗里、上塔塔悠、下塔塔悠等地名,就是其中所殘存的遺跡。

圖片:
     


陳年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