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津歷史 動機

寺廟歷史

現今

年表

 

打狗發源地旗津的聚落

 

    旗津是高雄市發祥地,包括旗后、中洲兩大部落。旗津孤懸島外,與鼓山對 立,扼著打狗隙,為內外船舶往來津渡之處,昔日此地文風頗盛,文人曾組織「旗津吟社」,且以「旗鼓堂皇,維揚我武;津樑鞏固,克狀其猷。」的聯語自勵,光復後遂取旗津為區名。

 

1.旗后─又寫旂后或岐後,以位於「旗山」之後而得名。包括旗下、通山、永安、三民、自覺、華樂、慈愛、振興、實踐、復興等里,其後山海拔僅四十八公尺,西側垂直陡落海面,因沙洲似旗桿,山似旂,乃有「旗山」之名,部落在其後,故有「旗后」稱。

2. 、中洲─謂沙灘的堆積地恰位於高雄港與外海之間。中洲地名之起源有二說:一謂地處旗後沙洲的中央而名;另一則謂沙灘的堆基地洽位於高雄港與外海之間,故名。至於中洲的形成,是由於鳳山線的開發及於屏東平原後,疏於水土保持,致平原的土壤被下淡水溪及海流所沖走,遂在其後山的東南海邊堆成一長達十二公里的隄狀沙洲。今所謂的中洲,除中洲本身外包括鳥松、大汕頭、赤竹仔、七柱、土地公、崩隙等的總稱。

 

烏松:此處的老榕-台灣稱榕烏松,經鹽分侵蝕,表皮呈烏化而名。

大汕頭:沙洲向外突出,形成大沙嘴,遂名之。

赤竹仔:長枝竹欉,成熟後竹皮呈赭紅色,而為名。

七柱:清初,郭姓七兄弟在此落戶,分成七房而名。

土地公:聚落建有福德祠,主祀土地公,乃名之。

崩隙:曾受波浪沖擊而崩塌下陷,乃名。

 

    旗后(後)不僅是高雄的發源地,更是高雄港口的發祥地。明末清初,來自大陸的戎克船都停泊於旗后。旗后的開發始於明永曆十六年〔一六七二〕,徐阿華遇颶漂至旗后;雍正四年〔一七二六〕,荷蘭傳教士編纂的台灣地圖,稱旗后為漢德那斯島(Handelarrs);歐洲人以旗后山絕壁宛如阿丁海岸,稱旗后半島為沙拉生頭(S-aracen Head)。咸豐十年〔一八六0〕,英法聯軍之役訂立北京條約,旗后成為通商口岸,萬商雲集,百業鼎盛,成為高雄首善之區,且同治二年成立旗后海關分關於此。今天后宮旁的通山巷,當時為外商雲集之處,碼頭邊的「福聚樓」是高雄酒家的濫觴。在電信方面,牡丹社事件後,丁日昌撫閩,丁於光緒三年奏准電報線二線,其一自台南至旗后,總長約九十五華里,且設「旗后分局」是台灣電報局之創始。在教育方面,本市第一所學府「打狗公學校」,設於光緒廿四年〔一八九八〕,為目前旗津國小前身,創校近百年,都是旗津區極光彩的史實。打狗時代的旗津,在市政上亦佔有重要一頁。宣統元年〔一九0九〕,打狗區役場設在大竹里旗后街,管轄大竹里內的鹽埕莊、鳥松、旗津街、中洲及興隆內里的哨船頭街、鹽埕埔等。至民國九年成立高雄街,街役場移於哨船頭,在此之前的十年間,旗后一直是高雄市政的重心。民國十四年,日本人推行市街地名日化政策,旗津區設有旗津、平和、綠三町:

 

1. 旗津町(Hatatsu) :取自﹁旗鼓堂皇,津樑永固﹂之舊義而名,今旗津區毗鄰港 口一帶地區。

2. 平和町(Heiwa) :即和平之義,含有建設﹁大東亞共榮圈﹂之寓,今旗津區中段舊海專一帶地區。

3. 綠町(Mirori):今旗津鳥松一帶,有榕樹、青柏、紅樹林等樹欉,一片綠意而名。

   

旗津為一座長十一公里,寬廣平均約二百公尺的沙灘形成的半島。據前台灣總督府地質所長井上技師報告謂:﹁數百年前之旗后山,原為獨立小島﹂又云;旗津沙壩的形成,約在十七、十八世紀之間,由於高屏溪流域的拓墾開發,大量砍採沿岸的原始森林,致表土形成瀉流;高屏溪又屬台灣特有的急流,沖瀉力特大,其所搬運的泥沙,排入海中,順海流於旗后山下作長期的堆積。又因潮流與波浪的作用,使沖積的沙土與陸地平行,由於砂嘴逐漸延伸,遂成為旗津半島。

    旗津自五十六年第二港口開闢後,又成為孤立的離島,對外交通非船莫行。幸而「高雄港過港隧道工程處」成立後,於七十三年五月完成通車,更助長了旗津的發展。旗津是高雄古蹟的大本營旗津目前有列名古蹟四處:旗后砲台為二級古蹟,天后宮、旗后燈塔與旗津國小舊校舍各為三級古蹟。

 

    旗后砲台─位於旗后山上,建造時間約在康熙五十年代,當時築有大砲台一座,安砲六尊,由水師右營撥兵三十名駐守。直至光緒元年,王福祿聘英籍技師設計監造現代化的砲台;外鄜部為長方形,牆垣由鋼筋水泥築成。砲台區周里半,分三區:北區為大堂,主門東向,外八字牆,紅磚斗砌而成,門額題「威靈天南」四字,門房兩柱飾有﹁囍﹂字;中區築有營房廿二間、彈葯庫若干間;南區有砲位四座,均安置阿姆斯壯前膛六噸半大砲一尊。乙末割台之後,砲台淪陷,門額半毀。

    旗后天后宮─位於旗津區廟前路八十六號。清康十二年由徐阿華及同鄉六戶移民草建。光緒十三年洋商張怡記等又光復號召重修;民國十五年,蔡吉六等再度籌資改建,採用福州的紅磚、木材、石塊等始較壯觀。民國卅七年,信徒蔡文賓等人又出資重修一次,今廟內香火鼎盛,廟門兩支石柱鐫刻著:「天惠遍施工賈利;后恩廣被顧漁亨」,將漁民的心聲表露無遺。

    旗后燈塔─位於旗下巷旗后山頂。光緒九年鳳山副將王福祿始聘英籍技師,築燈塔於今址,係方形磚塔,裝穴等單蕊定光燈,見距約十浬。民國七年,日人增建新塔,為白色下節八角形,上端圓柱形,高十一公尺,光力為八五、000支的燭光,發揮高度的導航效能。旗津、孤懸港外發展受限。

 

    旗津區曾是高雄發展最早,人口最多的一些,可是曾幾何時,它卻變成發展最緩慢─落後的一區,而人口呈現負成長,更顯現人口外移的嚴重;造成人口外移及負成長的原因,大致上可分為交通不便捷,就學不便利、就業不容易、就醫不方便、生活品質不夠高等。交通不便捷是由於必須搭渡輪再換車與搭車再換渡輪均須等船等車,雖說目前當地區居民搭渡輪已是免費,但也實在浪費太多的時間,同樣居住在高雄市,除了世代古厝不能遷移外,有誰不願居住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呢?

 

    旗津雖號稱具有創校最久的國民小學─旗津國小,但區內除國民小學三所外,國中學祇有一所─旗津國中是區內最高學府區內的學子祇要就讀高中、高職以上則均要渡港過海到對岸就學,使其缺少文化氣息,就學實屬不易。

 

    旗津目前的交通可分為陸路和海上兩條路線,路上以卅五號公車〔來往旗津、前鎮〕及計程車為重要交通工具,並以過港隧道為本區對外交通之重要樞紐。海上則以渡輪為主,包括旗津、鼓山中洲至前鎮等航線,另以機動舢舨為輔。

 

    旗津區內現有海水浴場和少數紅數林群落,並有天后宮、高雄燈塔、旗后古炮台、旗后通山巷等古蹟,甚具開發的觀光資源;旗津有另一特色─三輪車,大都集中於 渡輪附近,若來回旗津幾個可觀光地區大約需新台幣一百元左右,尚屬合理。旗津區鍾區長表示,旗津區的觀光資源,在先天上本具備了良好的地理條件,海岸風情別具南方風味,但早年在各方面缺乏全盤規劃下,環境在人為的因素下,逐漸剝蝕了原部的美麗風貌。

 

    老舊部落待更新改建,目前旗津區在開發的前景上,最大的障礙處在於擁擠老舊的部落住居型態難以打破,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居民均因遷建補償金的問題以及改建國宅後可能會縮小了住居空間,因而持反對態度,然目前旗津私有產權的居民只佔9.78% ,其餘均為公有地,在改建措施的協調上十分艱難,在規劃用地的取得上也是頗費周章,例如第四造船廠員工宿舍,產權屬省政府港務用地;北汕里土地雖列入國建計畫,產權現卻仍屬國有財產局和省農林廳;旗后山以及海岸線六公里至今仍屬軍方管制區,除了這些問題以外旗津居民聚居地東西向也仍有七?條巷道未打通,在景觀和衛生條件兩方面都因而難以改善;在基於這些種種糾葛的因素,旗津區邁向現代化的理想,恐怕真是好事多磨了。

 

    旗津在面臨種種因素的牽絆,居民本身向前的腳步也因此被困住了,近十年來的蝸居因人口的增長反而逐漸惡化了居住環境,而最主要的觀光可開發遠景─西面海岸線在入夜後就進入軍方管制了,更難以吸引遊客至此駐足。(民國78年)

本文參考著作

高雄文獻 台灣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