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溪線鐵路走過歷史的軌跡

  平溪鐵路於西元一九一八年三月中旬,鐵道部技手測量由猴硐經十分寮到菁桐坑的路線;顏雲年於同年六月創立台陽公司,也投下鉅額資金,開闢平溪線鐵路。這條鐵路,從宜蘭線鐵路三貂嶺分線起,至終點菁桐坑,長為十二.九公里。興築鐵路平溪線工程不易,因為它沿著基隆河上游溪岸,需要開崖鑿洞,施工期間又遇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經濟不景氣,身為殖民地的台灣,也深受影響,施工被迫停頓,西元一九二一年七月始告竣工。平溪鐵路完成後,對整個山城的發展,有著莫大的影響與貢獻。由於這條鐵路的完成,平溪的對外交通才得以打開,當地居民的日常用品之輸入、煤礦礦產的輸出,都仰賴這條鐵路,直到今日這情形並未改變多少。

 

侯硐─三貂嶺─大華─十分

  原本平溪線是由三貂嶺為起點,並與宜蘭線鐵路交會線鐵路中地理景觀最有特色的一段。沿線的六座隧道亦都在此段內。火車在出三貂嶺後便可看見宜蘭線鐵路起點的三貂嶺隧道,而右轉即由一號隧道﹝全長294公尺,為平溪線鐵路上最長的隧道﹞開始進入平溪鄉;三貂嶺到大華站一段,由於河道呈小峽谷,鐵路與基隆及沿壁近在咫尺之間,火車隨著穿越其中,忽而隧道,忽而高懸的鐵橋,突然出現的小支流更令人感到驚奇。

        位於第五號隧道附近的粗坑地區,早期曾住著幾戶人家,由於並無設站,若到十分街上購物之後,老人家往往無法將東西由大華站背回,因此好心的車長變變會載一程,形成了僅見的「招呼站」,但現在已經沒有這種情況了;而且目前剩下不到十戶住家的大華地區原本亦無設站,因大華煤礦的開採而在民國三十八年二月設站,民國八十三年在不敷成本的情形下,改為無站務人員的招呼站;大華站到十分站是觀光客最喜歡沿鐵路步行的一段,因為眼鏡洞及十分大瀑布即在鐵路旁。

 

十分─望古─嶺腳

  平溪線鐵路在眼鏡洞瀑布之後,在穿越過唯一的平交道之後,進入十分村;十分站為平溪線鐵路的最大站所有上行與下行的火車均在此會車,在車站中即可見軌道的換道桿,車站旁可見重光煤礦的堆煤場,而負責堆煤的工作竟然都是五、六十歲的老嫗,她們一天必須堆四部煤車,然後將運煤車推回火車站,也就是說如此往返一天必須推八輛運煤車;由於這種以人力來推火車的人文景觀相當特別,因此台北縣政府曾來此拍攝鄉土文化宣導廣告而令人印象深刻。

        在經過人口最多的十分站之後,便到了只有幾戶人家的望古站;望古車站並無任何建築物,只有一座月台,原名慶和的望古車站,與大華站相似的是因慶和煤礦開採員工要求而設立,不過在民國五十七年設立之初便已是招呼站了。在接近嶺腳車站之前,突然映入眼廉的即是簾幕型的嶺腳瀑布,接著火車便緩緩的滑進嶺腳車站(無站務員的招呼站)。

 

嶺腳─平溪─菁桐

  由嶺腳車站之後可發現鐵路與基隆河的落差越來越大,一直到菁桐方向皆是如此。平溪車站的火車在往菁桐方向途中,會經過一座橫跨三坑溪的高聳鐵橋,由此居高可以清楚的觀察到平溪村與石底村的山城聚落形態。位於平溪線鐵路終點的菁桐站,是所有車站中保留最完整的日式木製建築物,車站中上尚使用不部份老舊古樸的機具,車站外的街道已難令人想像往昔熱鬧景象,只有由上方石底煤礦的廢棄建築中去追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