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 平 山 森 林 開 發 史


一、殖民經濟政策下的林業開發

    日據時期在專制的殖民體制下引入日本的資本在台灣投資生產事業,將台灣整合入日本的經濟圈內,配合日本國內的經濟需要,符合母國的殖民利益。在日本殖民主義「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的發展政策下,台灣主要是扮演著供應日本農產品和農產加工品的經濟角色,林業之開發也是為配合當時日人對台灣森林資源竊取之野心而來。

二、台灣林業的開發

    台灣屬於亞熱帶氣候,由於氣候溫和,雨量充足,森林繁茂,所以先民均依林而生。1873年清朝在台灣設墾務總局,專司森林砍伐之事,這是台灣開發林產機構的開始。1895年日本領有台灣之後,日人對於森林之治理極為重視,由台灣總督府設林務課掌理林政,先於1910年在太平山砍伐森林,到1914年又注意到宜蘭的一大片林域,便積極開始砍伐。其林業作業區,依當地原有山地名「眠腦」譯稱為太平山,太平山之名由此而來。

三、太平山森林資源的發現

    1906年(明治39年、民前6),日本理蕃警察路過梵梵山隘勇路時,發現濁水溪旁古木參天,碧綠動人,但不知該地為何處,因為暫稱為「棲蘭山森林」而從此傳聞於世,這是太平山森林資源引起日本政府重視之始。不過當時該地區瘴氣瀰漫,而且本島最兇悍的原住民泰雅族溪頭群和南澳群棲息其間,以致外人難以進入調查,日本人只好從台北取道深坑廳(現台北縣深坑)隘勇路,翻越拳頭母山而至宜蘭廳境梵梵山,從山頂遠遠眺望,不過也只能推測皮毛而己。 直到1914年(大正3年、民國3),太平山的森林資源開發再度被提出,日人發瘋似的急著要踏勘,以實現多年來的開發夢想。於是同年10月由台灣總督府營林局派人前來宜蘭,並組隊由武裝警察20多名護衛之下,進駐梵梵山隘勇駐在所,並以此為據點,深入對岸馬崙、天狗、多望、加奈宇蘭等溪及遠赴四季,眠腦(太平山)、三星山一帶調查。果然發現大量參天巨木,以檜木林比例最高。日人狂喜之餘,立即覆命「宜蘭濁水溪兩岸堪稱為本島森林資源的精華所在,極富開採價值,為增加國力,該流域之開發是刻不容緩的急務」,促成了太平山森林資源的開發,太平山從此成了受人矚目的山頭。

四、太平山開發事記

時間

開發事記

1906年(明治39.民前6)

宜蘭濁水溪森林資源被發現,當時稱為棲蘭山之森林。

1914年(大正3.民國3)

10月臺灣總督府營林局派技師中里正率隊進山調查森林資源。

1915年(大正4.民國4)

11月著手開發眠腦山區(舊太平山)森林。

1916年(大正5.民國5)

8月營林局宜蘭出張所成立,設置員山貯木池。

1917年(大正6.民國6)

3月第一批生產材約600石經水流運抵員山貯木池。泰雅族部落設教育所 ,教師由太平山警察駐在所之警察擔任。泰雅族參與林班測量及林務工作。

1918年(大正7.民國7)

日人設立嘉羅山神社,土場至天送埤段森林鐵道開工。

1920年(大正9.民國9)

營林局改為營林所,隸屬殖產局。

1921年(大正10.民國10)

土場至天送埤段19.36公里鐵道竣工。另洽臺南製糖會社所有天送埤 至歪仔歪段14.52公里鐵道為運材用。營林所宜蘭出張所遷移羅東,改稱羅東出張所。

1924年(大正13.民國13)

羅東街寄附線,歪仔歪至竹林段3.07公里鐵道竣工。1月27日竹林至 土場森林火車,全線通車。第一部蒸汽集材機運抵太平山。

1925年(大正14.民14)

4月太平山尋常小學校創立。

1926年(昭和1.民國15)

5月森林鐵道兼辦客貨運業務。

1930年(昭和5.民國19)

堀田式索道首次在太平山堅木平使用。

1935年(昭和10.民國24)

建造仁澤、白嶺、白系索道竣工。

1937年(昭和12.民國26)

生產中心由舊太平山轉移新太平山,新建辦公廳舍共11棟於年底竣工 。茂興線始出材。

1942年(昭和17.民國31)

營林所裁撤,太平山伐木業務移轉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經營。

1946年(昭和21.民國35)

光復後改為太平山林場,轄有太平山分場及大元山分場。5月土場國 校創立。

1951年(民國40)

建造三星線3號機伏地索道。

1952年(民國41)

建造獨立山索道。太平山現場員工及眷屬將近3,000人,人進人出儼然是一深 山城市,熱鬧非凡。

1959年(民國48)

太平山生產量高達93,000餘立方公尺,創最高記錄凌駕阿里山之上。

1960年(民國49)

林產管理局改組為林務局,太平山林場易名蘭陽林區管理處;太平山分場 改稱太平山工作站。

1970年(民國59)

森林鐵道增設羅東站,以與臺灣鐵路局羅東火車站連接,便利旅客。

1971年(民國60)

羅東站啟用,購置柴油車2輛以「中華號特快車」參加羅東至土場間之營運。

1973年(民國62)

10月太平山國小撤校。

1977年(民國66)

生產量逐年減少,為發展林業多種用途,著手規劃森林遊樂區。

1978年(民國67)

9月森林鐵道受颱風侵襲,導致天送埤至土場段全線損害停運,維持羅東至天 送埤段區間營運。10月土場國小撤校。

1979年(民國68)

8月森林鐵道奉准全線停運,生產材改林道載運,鐵道奉令拆除。

1981年(民國70)

太平山所有運材設施流籠及蹦蹦車停止使用。

1982年(民國71)

6月太平山生產全部結束,發展森林遊樂事業。

 

資料來源:

太平山森林鐵路調查、規劃與評估

國家森林遊樂區網頁:網址http://recreate.forest.gov.tw/02.php?char=big5&forest=1